[实用新型]标准型杆塔绝缘横担组合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01658.9 | 申请日: | 2013-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1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章;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星河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标准型 杆塔 绝缘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网系统中普遍应用的标准型杆塔横担。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行业广泛应用的杆塔木横担、铁横担都不防水,经常淋雨容易腐烂或生锈,其防腐阻燃性差,强度低、绝缘性差,使用寿命短,安装与使用成本比较高,还需要定期维护。而且横担上的绝缘子耐压水平较低,因此,由这种杆塔横担与绝缘子所支撑的架空线路绝缘水平较低,在长期的雷雨作用下遭受地闪袭击而被破坏的机率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替代杆塔原有木横担、铁横担,降低横担重量,具有机械强度高、不生锈、免检测、免维护,同时又代替杆塔原有绝缘子,有效提高线路绝缘水平的标准型杆塔绝缘横担组合体。
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标准型杆塔绝缘横担组合体,包括杆塔、装在杆塔顶部的波阻壁雷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在杆塔原有各层木横担或铁横担位置上、与原有木横担或铁横担长度相等的标准型绝缘横担,在各层标准型绝缘横担的两端装有末端型多功能线夹,通过这种线夹固定架空输电线并使其保持在各层标准型横担的原有位置上。
所述标准型绝缘横担基体为玻璃纤维,是经拉挤成型、抗老化、防紫外线处理而成的绝缘体。 这种绝缘横担的额定雷电耐受冲击电压为450kV,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为180kV。
所述末端型多功能线夹,是指安装位置在标准型绝缘横担两端的线夹,包括有: 末端紧固导线型线夹、末端穿刺防断线型线夹、末端间隙放电型线夹、末端带阀片控制放电的线夹及其组合功能线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在杆塔上原有横担的位上,拆除了雨淋不绝缘的木横担、易锈蚀的铁横担及其配合的绝缘子,替换为尺寸相同的绝缘横担及装在绝缘横两端的末端型多功能线夹。这种标准型杆塔绝缘横担组合体,并不改变原有的输电线路,却能大幅度地提高线路的绝缘性、抗雷击水平,实现了杆塔绝缘横担不生锈,免检测,免维护,从而大大降低了输电线路的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标准型杆塔绝缘横担组合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末端紧固导线型线夹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间隙放电型线夹结构图。
图中标记:3为导线,4为杆塔,5为标准型绝缘横担,6为末端型多功能线夹, 7为杆塔顶部波阻壁雷针,11为杆塔上标准型绝缘横担的紧固件,17为上块金属板块,18为中间金属板块,19为下块金属板块,23为紧固螺栓和螺母,24为导线的托线槽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标准型杆塔绝缘横担组合体,包括杆塔4、装在杆塔4顶部的波阻壁雷针7,固定在杆塔4原有各层木横担或铁横担位置上并与原有横担长度相等的标准型绝缘横担5,在各层标准型绝缘横担5两端安装有末端型多功能线夹6,通过该线夹6将输电线固定在各层标准型绝缘横担5上,保持原有架空输电线路不改变。
其中:所述标准型绝缘横5,除与原有各层木横担或铁横担长度相等外,这种横担的基体为玻璃纤维,是经高分子聚合材料粘接拉挤成型,并进行抗老化、防紫外线处理而成的性能优异的绝缘体。这种绝缘横担的耐受电压:对额定雷电耐受冲击电压为450kV,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为180kV。
所述末端型多功能线夹6,是指安装在标准型绝缘横担5两端的线夹,包括有:末端紧固导线型线夹、末端穿刺防断线型线夹、末端间隙放电型线夹、末端带阀片控制放电的线夹及其各种组合功能线夹。这些种类的线夹要依据线路的实际情况而选择使用,来保护绝缘横担及其输电线不被雷电击穿,防止线路跳闸。
图2所示的是紧固导线型线夹,在结构上包括有上、中、下三块金属板块17、18、19,在这上下合并的三块金属板块17、18、19两端,分别制有通透的螺栓孔,配装有紧固上块金属板块17、中间金属板块18、绝缘横担5、下块金属板块19使之合成为一体的紧固螺栓与螺母23;在其合并的上、中两块金属板块17、18的中间部位,制有导线槽用于固定导线3,在中、下两块金属板块18、19的结合部位,制有垂直于导线槽并位于其下方向的穿装绝缘横担5的通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星河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星河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16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