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管除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1042.1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9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信得达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郑书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除油机。
背景技术
钢管在冷轧成型中会被冷轧油污染,冷轧后去油一般将钢管放入浓度为30%硝酸或氢氟酸的水溶液中进行清洗,经过这种方式处理后,废水随意排放对环境污染很大,而且清洗的冷轧油会随废水一起排放,不易进行回收。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用硝酸或氢氟酸的水溶液来清洗,而且能够回收利用冷轧钢管除去的油的钢管除油机。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除油机包括机座,机座左端设有垂直于机座的支撑杆,支撑杆上端固定有定位杆,机座右端设有垂直于机座的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与钢管外径适配的通孔,定位杆与通孔同轴,机座上设有电机,电机驱动两个水平并排设置的主动辊轮,主动辊轮位于定位杆下方且主动辊轮的外表面与钢管贴合,定位杆上方设有与主动辊轮相对的被动辊轮且被动辊轮的外表面与钢管贴合,定位杆为空心结构,定位杆右端设有封头,定位杆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气泵,定位杆靠近右端部分设有多个橡胶胀紧圈,定位杆对应每个橡胶胀紧圈处均设有多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用硝酸或氢氟酸的水溶液来清洗钢管,而且能够回收利用冷轧钢管除去的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除油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M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除油机包括机座1,机座1左端设有垂直于机座1的支撑杆2,支撑杆2上端固定有定位杆3,机座1右端设有垂直于机座1的限位板4,限位板4上设有与钢管5外径适配的通孔6,定位杆3与通孔6同轴,机座1上设有电机7,电机7驱动两个水平并排设置的主动辊轮8,主动辊轮8位于定位杆3下方且主动辊轮8的外表面与钢管5贴合,定位杆3上方设有与主动辊轮8相对的被动辊轮9且被动辊轮9的外表面与钢管5贴合,定位杆3为空心结构,定位杆3右端设有封头10,定位杆3左端通过管道11连接气泵12,定位杆3靠近右端部分设有多个橡胶胀紧圈13,定位杆3对应每个橡胶胀紧圈13处均设有多个通孔14,钢管5外表面套有多个橡胶圈15,橡胶圈15由卡箍16牢固的安装在钢管5外表面上,卡箍16的活动端用螺栓17紧固,机座1上设有盛油箱18,盛油箱18位于橡胶胀紧圈13、橡胶圈15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除油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1、钢管5从限位板4的通孔3穿入,为钢管5套上多个橡胶圈15并用卡箍16卡紧,卡箍16由螺栓17紧固;2、开启气泵12使橡胶胀紧圈13膨胀,将钢管5套在定位杆3上并送入主动辊轮8和被动滚轮9中,让主动辊轮8和被动滚轮9带动钢管5向左侧走动;3、钢管5向左侧走到尽头再回走出主动辊轮8和被动滚轮9时,旋开螺栓17取下卡箍16和橡胶圈15并卸下钢管5。重复以上步骤即可批量对冷轧后的钢管进行清洗。
在本实施例中,钢管5上的冷轧油全部被橡胶胀紧圈13和橡胶圈15刮下来,流入下方的盛油箱18中,从而使冷轧油得到回收利用,而且工作过程中未使用30%硝酸或氢氟酸的水溶液,既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又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信得达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信得达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1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缝热扩管定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牛奶周转框用的清洗机的清洗循环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