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铁型防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0752.2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1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50 | 分类号: | C21C5/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铁 防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铸造业,特别涉及一种铸铁型防热板。
背景技术
防热板是炼钢转炉倾动机构的防护部件,具有阻挡钢液及钢渣对倾动机构的高温热辐射及喷溅的双重作用,延长倾动机构的使用寿命,确保其安全运行。
传统的防热板是钢焊接结构,这种防热板受到热应力频繁变化,造成焊缝应力过大,极易变形开裂,使用寿命短。
有鉴于此,该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研发一种改进的铸铁型防热板,使其不变形不开裂,能够延长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铸铁型防热板,它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通过结构上的改进,能够达到整体刚性强、散热快、不变形、不开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铸铁型防热板,它由四块防热板分板组成,分别为防热板左上分板、防热板右上分板、防热板左下分板和防热板右下分板,各分板左右中心对称,每块分板分别设置筋肋和筋板;
所述防热板左上分板设有纵横相交的筋肋,筋板安置在筋肋与框型之间,该左上分板的右下角呈内圆弧状;
所述防热板右上分板设有纵横相交的筋肋,筋板安置在筋肋与框型之间,该右上分板的左下角呈内圆弧状;
所述防热板左下分板设有纵横相交的筋肋,筋板安置在筋肋与框型之间,该左下分板的右上角呈内圆弧状,左下分板的右下角设置缺口;
所述防热板右下分板设有纵横相交的筋肋,筋板安置在筋肋与框型之间,该右下分板的左上角呈内圆弧状,右下分板的左下角设置缺口;
所述防热板的四块分板拼合组成一整体的铸铁型防热板,其中心构成一圆孔。
所述整体的铸铁型防热板的边部设有安装用的螺栓孔。
所述筋板与筋肋通过斜面过渡连接。
所述筋板与筋肋通过圆角过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铸铁型防热板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整体刚性强、散热快、不变形、不开裂等优点,其使用寿命是钢焊接结构防热板寿命的三倍以上,且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铸铁型防热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防热板的左上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按图2所示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铸铁型防热板在转炉安装部位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为倾动机构,2为支持装置,3为炉体,4、5为防热板,11为防热板左上分板,12为防热板右上分板,13为防热板左下分板,14为防热板右下分板,15为筋肋,16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铁型防热板,它由四块防热板分板组成,分别为防热板左上分板11、防热板右上分板12、防热板左下分板13和防热板右下分板14,各分板左右中心对称,每块分板分别设置筋肋15和筋板16。
参看图2至图4,防热板左上分板11设有纵横相交的筋肋15,筋板16安置在筋肋15与框型之间,该左上分板11的右下角呈内圆弧状。
防热板右上分板12也设有纵横相交的筋肋15,筋板16安置在筋肋15与框型之间,该右上分板12的左下角呈内圆弧状。
防热板左下分板13设有纵横相交的筋肋15,筋板16安置在筋肋15与框型之间,该左下分板13的右上角呈内圆弧状,左下分板13的右下角设置缺口,用于安装。
防热板右下分板14设有纵横相交的筋肋15,筋板16安置在筋肋15与框型之间,该右下分板14的左上角呈内圆弧状,右下分板14的左下角设置缺口,用于安装。
防热板的四块分板拼合组成一整体的铸铁型防热板,其中心构成一圆孔。整体的铸铁型防热板的边部设置安装用的螺栓孔。筋板16与筋肋15通过斜面或圆角过渡连接。
图5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铸铁型防热板设置在转炉安装部位,其中防热板4、5设置在炉体3和支持装置2的两侧,倾动机构1安置在防热板4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铸铁型防热板在实际应用中采取了以下方式:
铸铁型防热板设计分成四块,左右中心对称,中心圆孔直径比转炉支撑装置耳轴直径大50~70mm;筋肋壁厚为50~70mm,筋板壁厚为25~35mm,四边设计若干安装螺栓孔。
铸铁型防热板轻量化设计结构,即主体部分为筋肋及筋板,筋板厚度为筋肋厚度的一半,筋肋宽度为25~35mm、厚度为50~70mm,筋板与筋肋通过斜面或圆角过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铸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07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桩板组合型基坑开挖防护结构
- 下一篇:废旧橡胶脱硫塑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