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测试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9750.6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8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斌;钟建军;赵文斌;周伟;王敏;周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先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223 | 分类号: | G01N23/2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2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能量 色散 荧光 分析 测试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析测试设备领域,涉及一种荧光光谱仪,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是根据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配置的,能够分析固体或粉状样品中各种元素的成分含量,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性能稳定、分析速度快等特点,是一种中小型、经济、高性能的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
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由激发源(X射线管)和探测系统构成。X射线管产生入射X射线(一次X射线),激发被测样品。受激发的样品中的每一种元素会放射出二次X射线,并且不同元素所放射出的二次X射线具有特定的能量特性或波长特性。探测系统测量这些放射出来的二次射线的能量及数量。然后,仪器软件将探测系统所收集到的信息转换成样品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及含量。
近年来,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分析在各行业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地质、有色、建材、商检、环保、卫生等各个领域。
现有的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还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在测量过程中对样品的放置往往采用固定放置在探测器上方或平行推送或立体推送样品的方式。这有着诸多不利的因素:
1、在将样品直接固定放置在探测器上方的方式中,往往会因为样品粉尘掉落在探测器上,而污染探测器;
2、在平行推送样品的方式中,往往也会因为样品的垮塌而污染样品台,不便于清理;
3、在立体推送的方式中,样品虽然可以通过设置X、Y、Z方向的运动距离而达到指定的位置,但这样对运动的距离往往不能达到精确的控制,也就使得样品与探测器的距离不能得到精确控制。在这种方式中,仪器的磨损程度很大。
第二、在探测过程中,X射线从一个角度入射,由于样品处于静止状态,往往使得特征X射线发散不均匀,从而使得探测效率不高。
第三、对于原子序数较小的元素,特征X射线能量较小,极易被空气吸收,使得测量过程中对这些轻元素的探测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自动化测试平台,避免探测器被污染,精确控制探测器与测试样品之间的距离,增强对轻元素的探测能力,提高探测效率、能量分辨率、测量准确性和测量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化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样品腔、步进电机和电动缸;所述样品腔与密封板形成一个密闭腔体;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在托盘上;所述托盘与托架相连接;所述托架与电动缸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转轴穿过密封板,进入密闭腔体内;所述步进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样品托;所述样品腔上设置有X光管、摄像机和探测器;所述密闭腔体与真空泵相连通;所述摄像机与计算机连接。
所述样品腔的下方的圆形开口部分内置有密封圈,保证密闭腔体内的气压不变。
所述电动缸底端与平台支架的下平台连接。所述托架穿过平台支架的上平 台。所述托盘下端设置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穿过上平台上设置的导向环。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通过立柱连接在一起。
所述密封板与托盘之间设置有压力弹簧。
所述X光管的轴线与测试样品上表面所成夹角为45°。
所述X光管、摄像机和探测器均位于样品托的上方。
上述自动化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调理电路、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控制单元、高压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与控制单元和计算机相连;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高压模块、真空泵和驱动模块连接;所述高压模块与X光管连接;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步进电机、电动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计算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化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测试平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减小了测量误差,采用电动缸控制托架的升降高度,精确控制测试样品与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减小了因该距离的不同而产生的测量误差;
2、减小了对探测器的污染,探测器位于样品托的上方,这种设置避免了探测器被污染的可能;
3、增强了对轻元素的探测能力,通过真空泵对样品腔抽真空,实现真空测量,增强了对轻元素的探测能力;
4、提高了探测效率,利用步进电机控制样品托匀速旋转,并且速度可调;达到了增大测量面积、最大限度的消除颗粒误差和不均匀误差的目的,从而提高了探测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先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先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97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关节易拆分易重构式搜救杆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生命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