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套管单泵分层控压合层排采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9621.7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5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姜在炳;杜新峰;韩保山;李彬刚;刘柏根;万志杰;许耀波;周加佳;范耀;乔康;降文萍;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文录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分层 控压合层排采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层气排采技术领域,是一种适用于大间距多煤层(组),尤其是松软突出大间距多煤层(组)的分层控压合层排采煤层气的设备。
背景技术
煤层气井在排水产气过程中,煤储层应力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排水降压的持续进行,会产生应力差效应。当有效应力增加到到一定数值时,煤储层的渗透率将下降到难以使煤层水流动的状态。在单煤层排采时,通过合理的控制排采速度和动液面位置,可以避免压力差效应对煤储层的伤害。但在实际的开发中,煤层气井往往会遇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煤层,如果煤储层压力梯度不一致或者煤层间距较大时,一般都是上面的煤层先产气,随着液面的下降,下面的煤层才开始产气。依靠现有单一管柱、同享井筒的排采技术,很难保证多个煤层同时解吸、产气,有时甚至出现上煤层排采半径缩短、产生速敏效应吐粉吐砂、支撑剂颗粒镶嵌煤层、裂缝闭合速率加快等,致使煤层渗透率迅速下降,严重影响产气效果。松软突出煤层由于对应力极为敏感,在大间距煤层群合层排采过程中,这种应力差效应更为明显,为此,提出了双套管单泵分层控压合层排采技术及设备,可实现煤层气井多煤层分层控压合层排采,提高煤层气井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松软突出大间距煤层群在现有单一管柱、同享井筒的排采技术下,无法实现多煤层分层控压合层排采,造成煤层气井产气量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套管单泵分层控压合层排采设备及方法,使得各煤层在各自独立的压力系统中排水产气,减少应力差效应对煤层的储层伤害,提高煤层气井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套管单泵分层控压合层排采设备,包括产气孔、压力计电缆、筛眼段、封隔器、压力计、丝堵、套管、油管、抽油杆、内置套管、产气孔、管式泵、压力计拖筒、筛管和沉砂管,其中,所述排采设备中间设置有内置套管,所述内置套管的外部还设置有套管,内置套管内部设置有油管,油管中间设置有抽油杆,抽油杆的下端设置有管式泵,管式泵下端设置有压力计拖筒,压力计拖筒内设置有压力计,压力计通过压力计电缆与设备外部装置连接,压力计拖筒的下端设置有筛管,筛管的下端设置有沉砂管,沉砂管的下端设置有丝堵,所述内置套管的壁上设置有筛眼段,筛眼段上设置有筛眼,在内置套管与套管之间还设置有封隔器。
所述封隔器的数量为n-1个(n为目标煤层数),分别为第一分割器、第二分割器......、第n-1分割器。
所述筛眼段数量为n-1段(n为目标煤层数),分别为第一筛眼段、第二筛眼段......、第n-1筛眼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示意图;
图2是3层煤分层控压合层排采实例;
图3是实用新型中的环形钢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部煤层产气孔;2-压力计电缆;3-第一筛眼段最下排筛眼位置;4-上部煤层;5-第一封隔器;6-第二筛眼段最下排筛眼位置;7-第二煤层;8-第二封隔器;9-压力计;10-下部煤层;11-丝堵;12-套管;13-油管;14-抽油杆;15-第1筛眼段;16-内置套管;17-产气孔;18-第二筛眼段;19-管式泵;20-压力计拖筒;21-筛管;22-沉砂管;23-人工井底;24-环形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1)在煤层气井完成钻井、固井、射孔、压裂、洗井后,下入内置套管16,套管底部位于第3煤层10顶板上部,套管上部高于生产套管15cm。
(2)内置套管16在各目标煤层之间设置有封隔器,用于阻隔生产套管与内置套管环空之间各煤层产出水的水力联系,使各煤层处于相对独立的压力系统,所述封隔器的数量、固定位置根据目标煤层层数、埋藏深度和煤储层特征而定。
(3)内置套管在各目标煤层(最底下目标煤层除外)上部一定高度设置有筛眼段,作为产水和产气的通道,同时控制各目标煤层上方的动液面高度。
(4)内置套管在各封隔器下部设置产气孔(最底下封隔器除外),作为各煤层产气初期的通道,防止产气初期动液面快速下降,最上部煤层可设置在距离井口较近的地方。
(5)下入丝堵11、沉砂管22、筛管21、压力计拖筒20、电子压力计9及电缆2、管式泵19、油管13、抽油杆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9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棱镜分划板照明装置及棱镜枪瞄
- 下一篇:自动售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