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设备噪声隔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9334.6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6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徐禄文;邹岸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B1/26 | 分类号: | H02B1/26;G10K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设备 噪声 隔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噪声隔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噪声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是供电系统中十分重要的设备,部分电力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噪声,这些噪声过大会对人们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影响人们的休息、学习以及工作,尤其在城市中,如果电力设备等设施距离居住及办公楼比较近,就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噪声的影响。虽然目前部分电力设施已采用隔声墙来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但是隔声墙受电力设备带电安全距离的影响,必须与输电线等电力设备的带电部位保持足够的距离,降低了隔声墙的吸隔声效果。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用于隔离电力设备的噪声的隔离装置,能够缩短与电力设备之间的距离,并对噪声起到良好的吸隔声作用,减少噪声扩散,且不会受电力设备线路布置的影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设备噪声隔离装置,能够缩短与电力设备之间的距离,并对噪声起到良好的吸收作用,减少噪声扩散,避免对人们的生活及工作造成影响;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设备噪声隔离装置,包括用于阻挡噪声传播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且所述隔离板面向电力设备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吸声孔;
进一步,所述隔离装置还包括至少用于为电力设备线路提供布置通道的绝缘导管,所述绝缘导管固定设置于所述隔离板并穿过所述隔离板;
进一步,所述容纳空间内填充有由吸声材料制成的吸声球;
进一步,所述隔离板为绝缘材料;
进一步,所述隔离板还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位于容纳空间的下方且与容纳空间连通;
进一步,所述容纳空间的底部倾斜设置形成漏斗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用于防止吸声球从排水孔以及吸声孔漏出的隔离网;
进一步,还包括隔离挡板,所述隔离挡板设置于隔离板的上端端部并相对于隔离板开有吸声孔的一侧翘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力设备噪声隔离装置具有绝缘和吸声的功能;其隔离板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同时还具有可以使输电线路穿过的绝缘导管,能够缩短与电力设备带电部位之间的距离,避免了隔离板位置受电力设备线路布置的影响,确保了隔离板能够达到最佳的吸隔声效果,能减少噪声扩散,避免对人们的生活及工作造成影响;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力设备噪声隔离装置,包括用于阻挡噪声传播的隔离板1,所述隔离板1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6,且所述隔离板1面向电力设备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容纳空间6连通的吸声孔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力设备噪声隔离装置具有绝缘和吸声的功能。其隔离板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同时还具有可以使输电线路穿过的绝缘导管,能够缩短与电力设备带电部位之间的距离,避免了隔离板位置受电力设备线路布置的影响,确保了隔离板能够达到最佳的吸隔声效果,能减少噪声扩散,避免对人们的生活及工作造成影响;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在使用时,有多个隔离板以吸声孔面向电力设备的方式绕电力设备周围布置形成环状的噪声隔离屏障,将电力设备围在噪声隔离屏障中的中心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装置还包括至少用于为电力设备的线路提供布置通道的绝缘导管8,所述绝缘导管8固定设置于所述隔离板1并穿过所述隔离板1,通过这种结构,一方面隔离板的高度可以不受电力设备线路布置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使隔离板与变压器等电力设备保持较近距离,确保了隔离板能够达到最佳的吸隔声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空间6内填充有由吸声材料制成的吸声球4,由于吸声材料的多孔特性,可以大大加强隔离板的噪声吸收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板1为绝缘材料;为了增强噪声隔离效果,需要减小隔离板与电力设备带电部位的距离,因此,采用绝缘材料的隔离板,可以避免因感应电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当然,吸声球同样采用具有绝缘性能的吸声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9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进水公变箱
- 下一篇:PCB电连接器模组的接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