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鼻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9265.9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7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崔耀云;霍春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6;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翔;李弘 |
地址: |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人工鼻。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急救手段之一,可改善因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纠正病人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及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病人通常都需要持续给氧和气道湿化。而目前临床上通用的一次性人工鼻因只有吸氧管道和吸痰孔径而未有专门的气道湿化装置,当病情允许给病人进行脱机训练时,如果只给予病人吸氧,而未进行专门湿化,仅凭借原有人工鼻限制性的功能,这样对于痰液粘稠、有肺部感染的病人,在脱机训练时可能会因气道湿化不够,导致气管管壁形成痰痂、痰栓,最终影响病人病情治疗。因此临床常将一次性输液器的接头皮针用胶布固定在人工鼻吸痰孔径处,进行常规湿化,吸痰。而这种方法,在吸痰时,需将湿化管在点入湿化液后从人工鼻吸痰孔径内取出,吸痰结束后又需重新放回固定,如此反复既增加护理工作量又增加感染机会。通常固定湿化管用的胶布又极易被痰液浸湿,黏性下降,固定易发生松脱,加上病人咳嗽时对管道产生的冲击力或病情需要采取特殊体位时的重力作用等因素,更易发生湿化管松脱,导致湿化中断,形成痰痂,给病人造成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人工鼻,解决了湿化装置和吸痰孔径相互干扰以及湿化装置容易松脱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人工鼻,包括一个罩体、吸湿透气的过滤层、一个吸氧管道和至少一个湿化管道,其中,所述罩体的底端为与气管套管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罩体上开设有吸痰管道,所述吸痰管道与所述连接部连通,所述罩体内填充有所述过滤层,所述吸氧管道与所述湿化管道安装在所述罩体上,位于所述过滤层的上方,用于将湿化液滴入所述过滤层。
进一步的,所述湿化管道上安装湿化液流量调节阀,可根据患者的痰液粘稠度和过滤层的含水量调节湿化液的流量。
进一步的,所述湿化管道安装在所述罩体的侧壁上,所述湿化管道的管口穿过侧壁进入所述罩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湿化液为生理盐水。
进一步的,所述吸氧管道的管口与所述罩体内壁的距离大于4cm,使气流在罩体内腔内形成涡流。
进一步的,所述吸氧管道的管径为1.8mm,能满足高流量给氧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吸痰管道与负压连接,将痰液吸出。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为圆柱状。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为滤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工鼻与气管套管连通,湿化管道的设置能够持续的滴入湿化液,维持过滤层的含水量,保证患者吸入的空气具有一定的湿度,使患者感觉舒适。在患者的痰液粘稠时,可以加大湿化液滴入的速率,在患者痰液稀薄时,可以相应地减小或者停止湿化液滴入的速率。湿化管道、吸氧管道以及吸痰管道均为专用管道,互不干扰,既不影响呼吸机的使用,也不影响吸痰,还能实现空气湿度的维持和调节。湿化管道牢固地安装在罩体上,及时患者咳嗽时对管道产生冲击力或病情需要采取特殊体位时的重力作用,也不会导致湿化管道的松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人工鼻实施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人工鼻实施例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人工鼻,包括一个圆柱状的罩体1、一个吸湿透气的过滤层2、一个吸氧管道3和一个湿化管道4。人工鼻在使用时套在气管套管上,呈直立的状态,罩体1的底端为与气管套管连接的连接部6,罩体1上开设有吸痰管道5,吸痰管道5与连接部6连通,吸痰管道5的另一端与负压连接,在吸痰时,痰液经过气管套管、连接部6和吸痰管道5被吸出。所述罩体1内填充有过滤层2,所述吸氧管道3与湿化管道4安装在罩体1上,位于过滤层2的上方,用于将湿化液滴入过滤层2,湿化液进入过滤层2后被过滤层2吸收并在整个过滤层2蔓延,氧气从吸氧管道3进入罩体1,经过滤层2过滤后被吸入患者的呼吸道。由于过滤层2已经被湿化液润湿,具有一定的含水量,因此氧气经过过滤层2时会被加湿。
可选的,所述湿化管道4上安装湿化液流量调节阀7,可根据患者的痰液粘稠度和过滤层2的含水量调节湿化液的流量。
可选的,所述湿化管道4安装在所述罩体1的侧壁上,湿化管道4的管口穿过侧壁进入所述罩体1内。图1所示的吸氧管道3和湿化管道4安装在罩体1侧壁的相邻位置,图2所示的吸氧管道3和湿化管道4安装在罩体1侧壁的相对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92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注塑机料斗
- 下一篇: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