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8583.3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2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舒金华;管鸿宇;舒彬彬;朱定真;舒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驰田散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8 | 分类号: | F01P11/08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散热器。
背景技术
汽车散热器,通常包括芯体、设置在芯体上下两端的侧板以及设置在芯体两侧的左水室与右水室,所述右水室相对芯体另一侧设置有机油冷却器,所述机油冷却器包括机油冷却器壳体,根据不同车型情况,通常将左水室、右水室以及机油冷却器壳体均分别呈圆柱状设置,然而此种设置的汽车散热器,其固定支架不易安装在汽车散热器上,从而使得汽车散热器不易固定在车体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加容易固定于车体内的汽车散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散热器,包括芯体、设置在芯体上下两端的侧板以及设置在芯体两侧的左水室与右水室,所述右水室相对芯体另一侧设置有机油冷却器,所述机油冷却器包括机油冷却器壳体,所述左水室、右水室以及机油冷却器壳体均分别呈圆柱状设置,所述左水室与机油冷却器壳体上还分别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分别朝向左水室与右水室对应芯体的同一侧设置,所述固定支架分别包括与左水室、机油冷却器壳体连接的连接臂以及设置在连接臂相对左水室、机油冷却器壳体另一端的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各连接臂设置有与左水室或机油冷却器壳体配合的圆弧面,各安装座上设置有相对圆弧面另一侧的安装平面,各安装座的安装平面在同一平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支架通过设有与左水室或机油冷却器壳体配合的圆弧面的连接臂能够更稳定的与左水室或机油冷却器壳体相固定,再通过安装座与车体相固定,从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汽车散热器,能够更加容易固定于车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油冷却器壳体的直径大于右水室的直径,所述机油冷却器壳体设置有长度长于右水室的延伸端,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设置在机油冷却器壳体上的第一固定支架以及设置在左水室上的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呈片状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呈柱状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的安装座分别置于连接臂的内侧。
由于实际需要,通常会将机油冷却器壳体的直径大于右水室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汽车散热器安装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供连接件穿设的通孔,所述安装支架的连接臂通过连接件与左水室或机油冷却器壳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安装支架与左水室或机油冷却器壳体连接的稳固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固定支架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固定支架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固定支架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至附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汽车散热器,包括芯体1、设置在芯体1上下两端的侧板2以及设置在芯体1两侧的左水室3与右水室4,所述右水室4相对芯体另一侧设置有机油冷却器5,所述机油冷却器5包括机油冷却器壳体501,所述左水室3、右水室4以及机油冷却器壳体501均分别呈圆柱状设置,所述左水室3与机油冷却器壳体5上还分别设置有固定支架6,所述固定支架6分别朝向左水室3与右水室4对应芯体1的同一侧设置,所述固定支架6分别包括与左水室3、机油冷却器壳体501连接的连接臂601以及设置在连接臂601相对左水室3、机油冷却器壳体501另一端的安装座602,安装座602上设置有安装孔603,所述各连接臂601设置有与左水室3或机油冷却器壳体501配合的圆弧面604,各安装座602上设置有相对圆弧面604另一侧的安装平面605,各安装座602的安装平面605在同一平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支架6通过设有与左水室3或机油冷却器壳体501配合的圆弧面604的连接臂601能够更稳定的与左水室3或机油冷却器壳体501相固定,再通过安装座602与车体相固定,从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汽车散热器,能够更加容易固定于车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驰田散热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驰田散热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85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