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二维码扫描的农林院校学生野外实习用终端学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6877.2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4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泽;周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5/00 | 分类号: | G09B5/00;G06K7/10;G01S19/4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5004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二维码 扫描 农林 院校 学生 野外 实习 终端 学习 装置 | ||
技术领域
基于二维码扫描的农林院校学生野外实习用终端学习装置属于集定位报警和学习功能于一身的农林院校野外实习用教学设备。
背景技术
野外实习教学内容多为认识学习少见或罕见植被的,由于天气,环境以及生长季节制约,很难在有限次数的实习中对学习内容全面了解;以往教学多为教师口述或者根据植被旁树立简介标示由学生自行记录,无法生动形象的展示植被的生长过程以及各时期形态等大量的信息内容。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兴起,GPS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二维码扫描技术的普及,将上述技术予以结合,应用于学生野外实习中,用以快速获取地理位置、实习课程及野外实习的动植物信息,成为可能。实习课程的移动信息化获取与展现,将使使野外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摆脱了由野外植被生长周期长,生长地点不固定等不可控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野外教学模式的结合,使得教学体系更加完整,是农林高校野外实习的重要环节。
东北林业大学杨光等人申报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农林院校学生野外实习用定位终端机》,申请号:201220552841.X,公开了一种具有定位报警功能的教学用终端机,然而,该终端机没有结合现阶段流行而成熟的射频技术,二维码扫描技术,因此其功能受到局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码扫描的农林院校学生野外实习用终端学习装置,该终端学习装置在具有定位报警作用的同时,实现野外实习快速获取实验样地的动植物生长信息等文字、图片和视频信息资料,不仅增强了学习内容的掌握便利性,而且增进学生对野外课程实习的兴趣,是一种优秀的野外教学辅助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二维码扫描的农林院校学生野外实习用终端学习装置,包括机体,配置在机体表面的太阳能充电板,配置在机体内部的电路板,所述的太阳能充电板连接配置在电路板上为电路板供电的充电电池,所述的电路板包括主控制器,以及与主控制器连接的扬声器、GPS定位模块、GPRS网络通信模块、还包括与主控制器连接的频段范围在125KHz~134.2KHz之间的 RFID模块和摄像头。
上述基于二维码扫描的农林院校学生野外实习用终端学习装置,所述的摄像头分辨率为300W像素。
上述基于二维码扫描的农林院校学生野外实习用终端学习装置,还包括配置在机体侧面的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与主控制器连接。
上述基于二维码扫描的农林院校学生野外实习用终端学习装置,还包括配置在机体侧面的按键,所述按键与主控制器连接。
上述基于二维码扫描的农林院校学生野外实习用终端学习装置,还包括配置在机体外表面的卡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由于保留了现有技术中的GPS定位模块、GPRS网络通信模块,因此具有定位的功能;由于保留了扬声器,因此具有对危险区域报警的功能;
2)由于增加了RFID模块,因此可以自动感应有效范围内的二维码标识,自动获取植物信息;由于增加了摄像头,因此可以主动对二维码标识进行成像,从网络获取更多的植物信息。不仅增强了学习内容的掌握便利性,而且增进学生对野外课程实习的兴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二维码扫描技术的农林院校学生野外实习用终端学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于二维码扫描技术的农林院校学生野外实习用终端学习装置内部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太阳能充电板、3电路板、4充电电池、5主控制器、6扬声器、7 GPS定位模块、8 GPRS网络通信模块、9USB接口、10按键、11卡子、12 RFID模块、13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的基于二维码扫描的农林院校学生野外实习用终端学习装置,如果1所示。该终端学习装置包括机体1,配置在机体表面的太阳能充电板2,配置在机体内部的电路板3,所述的太阳能充电板2连接配置在电路板3上为电路板3供电的充电电池4,所述的电路板3包括主控制器5,以及与主控制器5连接的扬声器6、GPS定位模块7、GPRS网络通信模块8、还包括与主控制器5连接的频段范围在125KHz~134.2KHz之间的 RFID模块12和摄像头13。采用125KHz~134.2KHz的频段作用在于用低频信号不仅抗干扰能力强,而且有效防止高频对人体的伤害。电路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6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