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叶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5941.5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6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3/18 | 分类号: | F03B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001 福建省南平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叶限位装置,应用于水轮机导水机构限制导叶的最大转动角度。
背景技术
在水轮机导水机构上,为了限制导叶的最大可能旋转幅度,其结构(参照图1~图3)是在导叶臂(7)上伸出一挡块(12),并在导叶套筒(10)上设定相应的限位块(16)。操作过程是在导水机构调整前限位块(16)与导叶套筒(10)同钻铰定位销孔,之后打入定位销(15)及锁上螺栓(14)。导水机构调整好后,确定了限位面后拆去限位块(16),并在修配限位面之后重新装配限制块(16),以限制导叶臂(7)的正确位置。现有技术这种结构,存在如下缺点:第一、导叶臂伸出的挡块其阻挡面加工困难位置不好保证。第二、由于限位块在导水机构装配前与导叶套筒同钻铰确定的位置在导叶调整后限位块位置将不正确。因此需将限位块拆出来单独进行修配。若在导水机构装配后与导叶套筒同钻铰,虽限位块位置正确,但装夹定位加工困难。第三、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加工装配简易的导叶限位装置。
导叶限位装置,包括导叶臂和导叶套筒;导叶臂和导叶套筒皆套在导叶轴上,导叶臂下端侧面带有环形凹槽,导叶套筒上端面通过内六角螺钉分别安装轴向止推板Ⅰ和轴向止推板Ⅱ;轴向止推板Ⅰ的边缘和轴向止推板Ⅱ的边缘皆卡入在环形凹槽之中;其特征是环形凹槽内焊接一块转动限位块;转动限位块与轴向止推板Ⅰ之间所张的圆心角,与轴向止推板Ⅱ之间所张的圆心角分别是导叶臂推动导叶轴作正、反旋转的最大角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取消了导叶臂上的挡块及其在导叶套筒上相应的限位块,结构操作简单,解决了限位块位置难以保证问题,省去零件制作及加工成本等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导叶限位装置结构剖视图。
图中1是端盖,2是导叶轴,3是螺栓Ⅰ,4是分半键,5是剪断销,6是连接板,7是导叶臂,8是内六角螺钉,9是轴向止推板Ⅰ,10是导叶套筒,11是顶盖,12是挡块,13是环形凹槽。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中12是挡块,7是导叶臂,6是连接板,5是剪断销,4是分半键,3是螺栓,1是端盖,14是螺栓Ⅱ,15是定位销,16是限位块。
图3是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中2是导叶轴,4是分半键,9是轴向止推板I,8是内六角螺钉,7是导叶臂,14是螺栓Ⅱ,15是定位销,16是限位块,12是挡块,10是导叶套筒。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图中,保留了现有技术中导叶限位装置中的主要零件,这些零件采用了相同的标注号:
图中1是端盖,2是导叶轴,3是螺栓Ⅰ,4是分半键,5是剪断销,6是连接板,7是导叶臂,8是内六角螺钉,9是轴向止推板Ⅰ,10是导叶套筒,11是顶盖。
图5是图4的A向视图。
图中1是端盖,3是螺栓Ⅰ,4是分半键,5是剪断销,6是连接板,7是导叶臂。
图6是图4的B-B向剖视图。
图中7是导叶臂,8是内六角螺钉,9是轴向止推板I,4是分半键,2是导叶轴,10是导叶套筒,17是转动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导叶限位装置,包括导叶臂(7)和导叶套筒(10);导叶臂(7)和导叶套筒(10)皆套在导叶轴(2)上,导叶臂(7)下端侧面带有环形凹槽,导叶套筒(10)上端面通过内六角螺钉(8)分别安装轴向止推板Ⅰ(9)和轴向止推板Ⅱ;轴向止推板Ⅰ(9)的边缘和轴向止推板Ⅱ的边缘皆卡入在环形凹槽之中;环形凹槽内焊接一块转动限位块(17);转动限位块(17)与轴向止推板Ⅰ(9)之间所张的圆心角,与轴向止推板Ⅱ之间所张的圆心角分别是导叶臂(7)推动导叶轴(2)作正、反旋转的最大角度。
转动限位块(17),呈扇形,两面开有焊接坡口。其安装操作过程是在导水机构调整好后,按需要的位置与导叶臂焊接,焊接后打磨焊缝即可。
导叶臂(7)通过分半键(4)同导叶轴(2)一起可绕着导叶轴中心线转动。同时,由于轴向止推板Ⅰ(9)和轴向止推板Ⅱ固定在导叶套筒(10)端面上,其边缘又卡入导叶臂下端侧面的环形凹槽之中,导叶套筒(10)同导叶臂(7)在轴向也就连接为一体,被固定的顶盖(11)上。当导水机构推动导叶臂(7)调整导叶的方向或开合度时,导叶臂(7)转动。而正、反转动的最大幅度由转动限位块(17)在轴向止推板Ⅰ(9)和轴向止推板Ⅱ限定的范围来决定。这样就成功地实现了导叶的限位,也就取消了现有技术中从导叶臂伸出的挡块以及为挡块设定的限位块,解决了阻挡面加工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导叶限位结构筒单,制作成本也就得到降低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59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