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结渔网机节能下钩针运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5733.5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0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夏卫东;曹清林;崔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G1/02 | 分类号: | D04G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渔网 节能 钩针 运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结渔网机节能下钩针运动机构,属于水产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网状织物分为有结型和无结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合。如果要求结构比较稳定,如捕鱼用网、水产养殖用网箱等,一般使用有结型网状织物。在建筑工程中用安全网、其它场合用遮阳网等,一般采用无结网状织物。无结网状织物一般通过少梳栉经编机编织,有结网状织物一般利用有结渔网编织机进行编织。为了实现编织有结网状织物,在有结型渔网编织机中,下钩针的运动是整机的主要运动之一,其作用是,将织网经线从上钩勾引到梭盒后部,并向下送出经线。
而现有的有结渔网机下钩针机构的关键动作是由机身上部的立杆由上向下提起、落下,动作的着力点在机身上部,工作过程中机身不稳,为提高其稳定性,必须增加机身重量,使机器变得笨重,不但耗能大,安装不方便、投资大,而且容易造成经线不均,网上出现大小眼,并且整机的有效速度慢、故障多、产量低,严重影响了整机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结渔网机节能下钩针运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结渔网机节能下钩针运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1)、从动齿轮(2-1)、摆动凸轮(2-4)、第一摆动从动件(3-1)、第二摆动从动件(5-1)、第一滚子(3-2)、第二滚子(4-2)、第三滚子(5-2)、第四滚子(8-2)、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6)、第三连杆(9)、第一摆杆(5-3)、第二摆杆(7)、第三摆杆(10)、下钩针针床(8-1)、下钩针(8-3)、固定导向框(11)、轴A0、轴B0、第一固定支点(C0)、第二固定支点(E0)、第三固定支点(F0)、第四固定支点(J0)和第一铰接点(C1)、第二铰接点(C2)、第三铰接点(D)、第四铰接点(E1)、第五铰接点(E2)、第六铰接点(F)、第七铰接点(G)、第八铰接点(H)、第九铰接点(J),
所述的主动齿轮(1)固定在轴(A0)上;
所述的从动齿轮(2-1)和摆动凸轮(2-4)固定在轴(B0)上;所述的主动齿轮(1)与从动齿轮(2-1)啮合,所述的从动齿轮(2-1)上设有沟槽凸轮,沟槽凸轮上包括沟槽凸轮外轮廓线(2-2)和沟槽凸轮内轮廓线(2-3),所述的第一滚子(3-2)设在沟槽凸轮中;
所述的第一摆动从动件(3-1)连在第一固定支点(C0)上,所述的第一摆动从动件(3-1)、第一连杆(4-1)、第二滚子(4-2)和固定导向框(11)构成摆动滑块机构;所述的第一摆动从动件(3-1)在第一铰接点(C1)与第一滚子(3-2)中心铰接,所述的第一连杆(4-1)的一端在第二铰接点(C2)与第一摆动从动件(3-1)铰接,所述的第一连杆(4-1)的另一端在第三铰接点(D)与第二滚子(4-2)的中心铰接,第二滚子(4-2)置于固定导向框(11)内,所述的固定导向框(11)固定不动,所述的第二滚子(4-2)与下钩针针床(8-1)在第三铰接点(D)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海安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5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锥型弧叶式动态压滤机
- 下一篇:信号监视装置、信号收发装置、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