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驾驶教练安全辅助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4878.3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5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有东;张忠义;施红星;陈一永;王大伟;杨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有东 |
主分类号: | G09B9/04 | 分类号: | G09B9/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倪波 |
地址: | 233011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驾驶 教练 安全 辅助 转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驾驶教练安全辅助设置,确切地说,是一种加强对转向干预和操控的转向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驾驶实训中,学员经常由于心理状态紧张、技术基础薄弱等原因,出现对车辆操控失误的现象,有的甚至酿成车辆交通事故。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操纵需要遵循“先方向、后制动”的原则。针对教练中部分学员转向操控不准的问题,目前的纠正方法主要是教练员根据情形判断,通过手动推拉转向盘来纠正方向。这种做法存在的缺点很明显:一是从副驾驶位置到驾驶位置伸手推拉转向,增加了反应时间;二是在副驾驶位置推拉方向,力度不好控制,容易产生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等问题;三是教练伸手推拉方向干预,增加了学员的紧张感,容易造成转向失措,甚至互相产生干扰,难以有效规避车辆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提高驾驶教学训练安全性的汽车驾驶教练安全辅助转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汽车驾驶教练安全辅助转向装置,包括与主方向盘连接的主转向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向轴上固定设置一个从动链轮,还包括设置于副驾驶位前方的副方向盘及与其连接的副转向轴,所述副转向轴上固定设置一个主动链轮,所述的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副转向轴的底端设有一个底座,副转向轴的底端通过万向节与底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副转向轴上还设有轴承,轴承与底座之间设有用于支撑轴承的支撑杆。
有益效果:通过在副驾驶位置上设置副转向机构,教练员掌握副方向盘,便于教练员控制转向力度、缩短紧急情况教练员处置时间、降低驾驶学员的紧张感,提高驾驶教学训练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转向轴与副转向轴之间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安全辅助转向装置,包括与主方向盘12连接的主转向轴11,主转向轴11上固定设置一个从动链轮9,从动链轮9可以选择两个半圆直齿链轮通过螺栓固定装配在主转向盘轴11上,副驾驶位置的前方设有副方向盘2及与其连接的副转向轴4,副转向轴4上固定设置一个主动链轮3,主动链轮3与从动链轮9之间通过传动链条10连接;副转向轴4的底端设有一个底座7,副转向轴4的底端通过万向节1与底座7连接,实现副转向轴4的360度旋转,底座7通过螺栓8固定在车的底板上;副转向轴4上还设有轴承5,轴承5与底座7之间设有用于支撑轴承5的支撑杆6。传动结构的工作原理是:主动链轮3是将教练员扭动副转向盘的扭矩转移到传动链10,传动链10使动力由主动链轮传达至从动链轮9;从动链轮9使动力输入到主转向轴11。
上述实施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实施要点,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及等效结构变换或修饰,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有东,未经李有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48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行除法算法及并行除法计算器
- 下一篇:基于链置换反应的分子加法器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