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CT针床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4483.3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5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振华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73 | 分类号: | G01R1/073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ct 针床治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CT针床治具。
背景技术
ICT测试仪是对在线元器件的电性能及电气连接进行测试来检查生产制造缺陷及元器件不良的一种标准测试设备,它主要用于检查在线的单个元器件以及各电路网络的开短路情况,具有操作简单、快捷迅速和故障定位准确等特点。例如,PCB板在完成零件焊接后,为确保每个零部件的状态良好,必须进行ICT测试。
ICT针床治具,即ICT测试治具,是ICT测试仪中的核心部件,它是一种利用电性能对在线元器件进行测试来检查生产或制造缺陷及元器件不良的一种非标准测试辅助夹具。
现有技术中的ICT针床治具的结构复杂,有些甚至在用测试针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检测时会对电子元器件造成损伤,此外,现有技术中的ICT针床治具的测试准确度和测试速度也有待提高。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ICT针床治具,该针床治具结构简单,且能够准确、定量、快速地对电阻、电容、电感和晶振等器件进行检测和测量,对二极管、三极管、光藕、变压器、继电器、运算放大器和电源模块进行功能测试,并能快速准确地在线检测出单个元器件以及电路网络的开、短路和焊接不良等情况。此外,该针床治具还不会对电子元器件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ICT针床治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ICT针床治具,从上至下,所述针床治具依次包括天板、隔板、浮板、植针板和框架,所述天板和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立柱和上排插板,所述隔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压棒,所述浮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测试针,所述浮板与所述植针板之间设置有弹簧、轴承和导轴,所述植针板和所述框架之间设置有底立柱和下排插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ICT针床治具的一种改进,所述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平衡立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ICT针床治具的一种改进,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电子计数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ICT针床治具的一种改进,所述弹簧设置为四个,并且四个所述弹簧两两对称地分布于所述植针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ICT针床治具的一种改进,所述压棒设置为四根,并且四根所述压棒两两对称地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下方,所述隔板下方还设置有支撑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ICT针床治具的一种改进,所述导轴设置为四根,所述浮板和所述植针板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可容所述导轴穿过的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ICT针床治具的一种改进,所述天板、所述隔板、所述浮板和所述植针板相互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ICT针床治具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排插板与所述天板垂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ICT针床治具的一种改进,所述下排插板与所述植针板垂直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ICT针床治具结构简单合理,受力平衡,不易颤动,因此能够准确、定量、快速地对电阻、电容、电感和晶振等器件进行检测和测量,对二极管、三极管、光藕、变压器、继电器、运算放大器和电源模块进行功能测试,并能快速准确地在线检测出单个元器件以及电路网络的开、短路和焊接不良等情况。此外,由于是采用带有弹簧的测试针对元器件进行检测,弹簧使每个测试针具有100-200g的压力,可以保证每个检测点接触良好,且保证不会对电子元器件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其中,21-天板,22-隔板,23-浮板,24-植针板,25-框架,26-立柱,27-上排插板,28-压棒,29-平衡立柱,210-测试针,211-弹簧,212-轴承,213-导轴,214-底立柱,215-下排插板,216-电子计数器,217-孔,218-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振华测试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振华测试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44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