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胡琴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93811.8 | 申请日: | 2013-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3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赖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华昊轻工装备厂 |
| 主分类号: | G10D3/02 | 分类号: | G10D3/02;G10D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7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胡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胡琴。
背景技术
胡琴在我国历史悠久,是一种常见的乐器。胡琴,又称乡胡、稽(同奚)琴。历史悠久、形制古朴;发音柔美,音色动听。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目前市场上所有的胡琴都是由动植物的材质制造,环境湿度和温度对胡琴的性能影响较大,湿度越大、温度越高,筒皮越易塌,音质发暗;湿度越小、温度越低,筒皮越紧,音质发噪。遇长时间气侯(干操、潮湿、高温等)变化,琴皮易破裂损坏。因而,产品可靠性低,需要经常维护和更换筒皮,增加了维护成本;尤其是在使用中损坏,会严重影响现场气氛和演奏效果。此外,现有技术的胡琴还存在音量小、音质混浊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性能不受湿度和温度影响、无需频繁更换琴皮的胡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以下结构的胡琴,包括琴杆、琴筒、弦轴、琴弦和弓杆,所述的琴筒连接在琴杆的下端,弦轴设置在琴杆上部并与琴杆垂直,所述的琴弦一端连接在弦轴上,另一端连接在琴筒上,所述的弓杆设有弓毛,弓杆套设于琴弦上;所述琴筒的端部设有金属合金筒皮。
采用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琴筒上使用了金属合金筒皮,作为胡琴关键的振动发声器,不受潮湿、干操、高温等天气的影响,能够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声性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同时也避免了频繁更换和维修筒皮,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作为改进,所述的琴筒壁沿其周面内凹,并在琴筒口形成喇叭口状;该结构设计能够提高琴筒的回音效果,音质和音色更佳。
作为改进,所述的琴筒内设有滤音结构,所述的滤音结构为丝绵环;丝绵环由丝绵材质制成,其上有透气孔,通过滤音结构可以过滤发出的音声,使音质更纯净。
作为改进,所述的金属合金筒皮的厚度在0.03mm至0.06mm之间;该数值范围内,发出的声音更灵敏、响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胡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琴筒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琴杆,2、琴筒,3、弦轴,4、琴弦,5、弓杆,6、弓毛,7、金属合金筒皮,8、琴筒口,9、滤音结构,10、千斤,11、琴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胡琴,包括琴杆1、琴筒2、弦轴3、琴弦4和弓杆5,所述的琴筒2连接在琴杆1的下端,弦轴3设置在琴杆1上部并与琴杆1垂直,所述的琴弦4一端连接在弦轴3上,另一端连接在琴筒2上,所述的弓杆5设有弓毛6,弓杆5套设于琴弦4上;所述琴筒2的端部设有金属合金筒皮7;所述的琴筒2也采用合金制成。
所述的琴筒2壁沿其周面内凹,并在琴筒口8形成喇叭口状。
所述的琴筒2内设有滤音结构9,所述的滤音结构为丝绵环。
金属合金筒皮7为金属合金箔片,所述的金属合金筒皮7的厚度在0.03mm至0.06mm之间;琴筒壁的厚度在1.5mm以内。
弦轴3上设有千斤10用于支撑和调节琴弦;筒皮上设有琴码11绷住琴弦,以便发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于在琴筒上使用了金属合金筒皮,作为胡琴关键的振动发声器,不受潮湿、干操、高温等天气的影响,能够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声性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采用金属合金材质制成筒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木质、竹质、蛇皮、蟒皮等材质,能降低胡琴的体积,便于携带;本产品属于黄莺金属胡琴,反应灵敏,琴弓触弦即响(发声),音质纯净丰满,“不拖泥带水,疲疲塌塌”;持琴手感舒适,给演奏者一种小鸟依人般亲和感,激发演奏兴奋感。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华昊轻工装备厂,未经象山华昊轻工装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38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