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接笔记本电脑控温吸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3417.4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8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盛云;殷亚茜;王君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B08B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接 笔记本电脑 吸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除尘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外接笔记本电脑控温吸尘装置,属于电脑外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内部都设有风扇来达到散热效果 ,但是风扇在转动的同时也将空气中的灰尘带入了电脑内部。另外,笔记本电脑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静电,静电会吸附灰尘,这也将导致笔记本电脑内部的灰尘越来越多。时间一长,这些灰尘就会附着在风扇上和内部的一些部件上,影响风扇的转动,造成元器件散热不均,CPU产生的热量难以排出,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
现有的笔记本散热器基本上是单纯的通过加速空气流动来散热,并不能从根本解决笔记本电脑内部散热的问题。本发明以清除电脑内部灰尘为目的,从而使笔记本电脑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外接装置中的温度探测器检测电脑散热口处温度,温度过高时,启动此装置进行吸尘,清除电脑内部的灰尘,使得风扇得以正常转动,各元器件能均匀散热,从而提升电脑性能,延长电脑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外接笔记本电脑控温吸尘装置,包括USB接口1、可充电电源2、液晶显示屏3、吸尘模块5、温度探测器6、可拆卸散热鳍片组7、开关模块8、连接件9、吸尘风力增大按钮10、吸尘风力减小按钮11、报警温度设置按钮加12、报警温度设置按钮减13;USB接口1、连接件9分别装在装置的左右两侧,装置的上侧装有可拆卸散热鳍片组7、报警温度设置按钮加12、报警温度设置按钮减13,装置的下侧装有开关模块8、吸尘风力增大按钮10、吸尘风力减小按钮11,装置的中部装有可充电电源2、液晶显示屏3、吸尘模块5、温度探测器6,USB接口1与可充电电源2连接,可充电电源2与开关模块8连接,液晶显示屏3分别与吸尘模块5、温度探测器6、报警温度设置按钮加12、报警温度设置按钮减13连接,吸尘风力增大按钮10、吸尘风力减小按钮11与吸尘模块5连接。
所述吸尘模块5下面配有可拆卸吸尘盒4。
所述温度探测器6分别与红指示灯14、绿指示灯15连接。
吸尘模块5中装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液晶显示屏3、温度探测器6、报警温度设置按钮加12、报警温度设置按钮减13相连,可充电电源供给整个装置用电开关模块8上设有开关按钮,开关按钮与吸尘模块中的控制器相连。
使用时,USB接口1与笔记本电脑USB接口连接,此时电脑处于运行阶段,对可充电电源2进行充电,电源的电量在液晶显示屏3上显示。
在工作时,通过连接件9连接到笔记本电脑的部分散热口处,温度探测器6可检测电脑散热口处温度,显示在液晶显示屏3上。通过报警温度设置按钮加12和报警温度设置按钮减13,设置报警温度,在液晶显示屏3上显示。开关模块可以选择手动和自动模式:如果选择自动模式,若笔记本电脑散热口处温度高于报警温度,则红指示灯14亮,电脑温度过高需要吸尘,此装置自动设置吸尘风力大小对电脑吸尘。若散热口处温度低于报警温度,则绿指示灯15亮,电脑温度正常无需吸尘;如果选择手动模式,若笔记本电脑散热口处温度高于报警温度,则红指示灯14亮,电脑温度过高需要吸尘,此装置通过吸尘风力增大按钮10和吸尘风力减小按钮11对吸尘风力大小进行设置,对电脑吸尘。若散热口处温度低于报警温度,则绿指示灯15亮,电脑温度正常无需吸尘。待电脑温度低于报警温度后,吸尘完毕,关闭此装置。拆下可拆卸储尘盒4进行清洗,以便下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外接控温吸尘装置,可以清除笔记本电脑内部风扇、散热口、元器件上堆积的灰尘。使风扇正常运转,各元器件散热均匀,提升电脑性能,延长电脑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平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硬件结构框图;
图1中各标号:1-USB接口,2-可充电电源,3-液晶显示屏,4-可拆卸吸尘盒,5-吸尘模块,6-温度探测器,7-可拆卸散热鳍片组,8-开关模块,9-连接件,10-吸尘风力增大按钮,11-吸尘风力减小按钮,12-报警温度设置按钮加,13-报警温度设置按钮减,14-红指示灯,15-绿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34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途农机
- 下一篇:抽油井盘根盒移动定位压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