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场感温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2986.7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1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黄韶林;黄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赛森电子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0 | 分类号: | G01K7/00;G01K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场 线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场感温线缆,具体是煤场感温线缆尤其适用于大型封闭储煤煤场,封闭煤仓等相对恶劣复杂的现场条件,以便更加全面、实时检测煤场内部储煤的温度,监测范围广,响应快,实时性高;煤场感温线缆既可测线温度,亦可测点温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地的煤化工、火力发电厂等企业,一般都建有一个或多个储煤场,而随着用煤量的增加存储煤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国内煤场储煤已多次发生着火,甚至有煤场因为储煤数量多,储煤时间长,煤的长期堆积容易使煤发热,从而使煤发生自燃、自爆的情况。为了监控整个煤场温度变化并提前预防安全隐患,煤场内均安装有测温传感器,但国内现有的绝大部分测温传感器采用的热电偶式或者热电阻式传感器,测温方式都是点式测温,取样数量少,无法完全真实反映煤场内储煤温度的变化,一旦煤场内发生灾情,不容易处理,从而导致大量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场感温线缆,其特征在于:在感温线缆外部用不锈钢管保护,在不锈钢管外层用双层钢丝绞合,感温线缆外面由线芯、电缆保护套组成,感温线缆安装于煤场挡墙内壁,煤场顶部配有感温线缆温度采集箱,温度采集箱由模拟量采集模块、数字量采集模块、电源模块、通信转换模块组成,通过数据采集模块的转化后,进入信号处理器,从而得到煤场内各个点的温度数据。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涉及一种煤场感温线缆。感温线缆包括测温部分及温度采集部分,感温线缆核心测温元件为DS18B20,每支直径为2~3mm,,内添加氧化镁绝缘物,一次挤压而成,合成后的直径为9~10mm,各点温度测量互不干扰,外面绕有6股19芯的镀锌钢丝绳,缠绕后的直径为30~32mm,钢丝绳非经常磨擦部位用沥清填满,起到防腐效果。感温线缆安装于煤场挡墙内壁,煤场顶部配有温度采集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检测点连续,可以全面监测煤场各处的温度,监测范围大,响应快,既可测线,亦可测点,方便快捷实现实时在线监测及预警。感温线缆本身即为传感器,防燃、防爆、防腐蚀、耐高电压和强电磁场,抗干扰性能强,无击穿、烧毁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煤场感温线缆测温系统电气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煤场感温线缆布置图;
图2中: 1:感温线缆,2.温度采集箱,3.感温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煤场感温线缆,感温线缆包括测温部分及温度采集部分,感温线缆核心测温元件为DS18B20,每支直径为2~3mm,,内添加氧化镁绝缘物,一次挤压而成,合成后的直径为9~10mm,各点温度测量互不干扰,外面绕有6股19芯的镀锌钢丝绳,缠绕后的直径为30~32mm,钢丝绳非经常磨擦部位用沥清填满,起到防腐效果。感温线缆安装于煤场挡墙内壁,煤场顶部配有温度采集箱。
感温线缆工作原理: 把感温线缆平铺在条形煤场底部和煤场挡墙内壁,线缆中的DS18B20测温元件会感应到煤场内煤堆温度变化,通过单总线协议输出数字信号给煤场顶部温度采集箱,温度采集箱实时显示感温电缆传输的温度数值,温度超限时发出声光报警,便于现场工作人员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同样所有的温度数值可以通过总线实时传送给上位机软件,便于工作人员查阅、打印和保存。
工作方式:每根感温线缆平铺在条形煤场底部,每25米布置一根感温线缆,线缆外加保护套管,防止被斗轮机刮断。每根感温线缆长约55米,整根感温线缆大部分位于煤场底部,两头分别垂直延伸至煤场挡墙最高处,整根线缆成“U”型布置于挡墙两侧以及煤场底部,每根感温线缆长度约55米,每根线缆中含有16个测温元件,测温元件均匀分布在电缆里。所有的温度数值可以通过总线实时传送给上位机软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赛森电子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赛森电子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29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