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杠杆传动式增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2097.0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7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亮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17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杠杆 传动 式增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传动的领域,尤其是一种杠杆传动式增力装置。
背景技术
节约能源是目前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各个领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当前在公知技术中的各种发动机,传统的动力传动都属于半圆传动的方法,产生扭力发挥作用,如离合器联轴器、皮带、齿轮、链条传动等都存在效率低、耗能大、增力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杠杆传动式增力装置,其设计结构合理、增力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杠杆传动式增力装置,包括曲轴、与曲轴中心位置相连接的连杆和与连杆相活动连接的杠杆以及连接在杠杆末端的增力组件,杠杆下部设有支点,所述的增力组件包括连接有在杠杆末端的太阳轮、均布在太阳轮外圆周上的四个行星轮和设在四个行星轮外部的大齿圈以及通过轴承连接在相邻两个行星轮之间的四根轮杆,四根轮杆围成方形结构的行星轮架,所述的太阳轮的外齿与每个行星轮相互啮合,每个行星轮与大齿圈的内齿相互啮合。
所述的杠杆端部与太阳轮端面之间连接有轴杆,轴杆垂直设置在太阳轮端面上。
所述的太阳轮的直径是行星轮的直径的1.5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杠杆传动式增力装置,采用曲轴通过杠杆带动太阳轮的转动,太阳轮和行星轮架相啮合,实现杠杆功能,具有增力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制造、易操作、易实现自动控制,适用于多种制动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杠杆传动式增力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曲轴,2、连杆,3、杠杆,4、支点,51、太阳轮,52、行星轮,53、大齿圈,54、轮杆,6、轴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杠杆传动式增力装置,包括曲轴1、与曲轴1中心位置相连接的连杆2和与连杆2相活动连接的杠杆3以及连接在杠杆3末端的增力组件,杠杆3下部设有支点4,增力组件包括连接有在杠杆3末端的太阳轮51、均布在太阳轮51外圆周上的四个行星轮52和设在四个行星轮52外部的大齿圈53以及通过轴承连接在相邻两个行星轮52之间的四根轮杆54,四根轮杆54围成方形结构的行星轮架,太阳轮51的外齿与每个行星轮52相互啮合,每个行星轮52与大齿圈53的内齿相互啮合,杠杆3端部与太阳轮51端面之间连接有轴杆6,轴杆6垂直设置在太阳轮51端面上,太阳轮51的直径是行星轮52的直径的1.5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杠杆传动式增力装置,在此机械的行星轮52上,通过杠杆3传递给太阳轮51一个方向的力,与太阳轮51相啮合的行星轮52在大齿圈53的内齿做圆周运动,并且这个力竖直于地心,此力作用于太阳轮51、行星轮架上,通过太阳轮51传递给大齿圈53,行星轮架传递给行星轮52,传递到大齿圈53与行星轮52上的两个力,方向是相反的,但由于太阳轮51通过杠杆3来实现转动,所以最终只能在杠杆上体现出与大齿圈53的内齿上方向相同的力,这个力作用于杠杆3上,会使杠杆3向此力的方向运动,由于杠杆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增力的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亮,未经张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20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