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射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2032.6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9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萧标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亚欣业节能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00;F21V19/00;F21V17/1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艳 |
地址: | 215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射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射灯。
背景技术
LED射灯一般包括灯座、LED灯板、散热器以及用于调整发光角度的反光杯或透镜,灯座内设置有电源。现有技术中,LED射灯的组装顺序通常包括如下步骤:通过螺钉将LED灯板固定在散热器的底部;散热器的底部上开设有过线孔,将电线穿过上述过线孔引至LED灯板处;焊线,将LED灯板与电源相电连;分别将灯座与散热器等相固定。明显可以看出,上述结构具有以下缺点:1、将电线穿过散热器上的孔,穿线操作不方便;2、在散热器内的狭小空间内完成LED灯板的焊线工序,焊线操作不方便,且不良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射灯,其组装方便、易于自动化组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LED射灯,它包括灯座、设置在灯座内的电源、通过电线与所述电源相电连的LED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灯座一端上的散热器,所述LED灯板上固定设置有集成封装的LED灯珠,所述散热器包括底部以及沿底部的圆周方向背向灯座延伸形成的一圈侧壁,所述侧壁与底部之间形成一敞口的空腔,所述LED灯板位于所述空腔内且安装在散热器的底部上,所述散热器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用于所述电线穿过的贯穿所述侧壁的缺口,所述缺口沿纵向自侧壁的底端延伸至侧壁的顶端。
优选地,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的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底部形成有一通孔,所述反光杯的底部设置于LED灯板上且LED灯珠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反光杯、散热器以及灯座上设置有相连通的螺钉孔,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反光杯、散热器、灯座以将反光杯、LED灯板、散热器及灯座相固定。
优选地,所述LED灯板包括设置有LED灯珠的本体、延伸至本体之外的限位凸块,所述散热器底部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本体、限位凸块相配合的第一凹槽以及限位槽,所述本体卡设在第一凹槽内,所述限位凸块卡设在限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灯座与散热器相连接的末端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所述散热器的外壁上开设有与灯座的末端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灯座的末端卡设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相比现有技术中在散热器底部开设过线孔需进行穿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侧壁上开设有贯通侧壁的缺口用于过线,其操作更为方便,效率更高,易于应用自动化组装流水线;
2、将LED灯板与电源相电连后再将LED灯板组装到散热器上,相比现有技术中先装LED灯板再焊线,其装配更为方便,有效降低不良率;
3、仅需锁一次螺钉就可将反光杯、散热器、LED灯板以及灯座固定,装配步骤减少,效率更高;
4、散热器上开设有将LED灯板限位的限位凹槽以及将灯座限位的第二凹槽,装配简单,LED射灯结构更为稳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LED射灯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LED射灯沿轴向的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1、灯座;11、电源;2、散热器;21、底部;211、第一凹槽;212、限位槽;213、第二凹槽;22、侧壁;221、缺口;3、LED灯板;31、LED灯珠;32、本体;33、限位凸块;4、反光杯;5、透镜;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照附图1所示,一种LED射灯,它包括灯座1、设置在灯座1内的电源11、通过电线与所述电源11相电连的LED灯板3、设置在所述灯座1一端上的散热器2,所述LED灯板3上固定设置有集成封装的LED灯珠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亚欣业节能照明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亚欣业节能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2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