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动力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1443.3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7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姚明;李双建;赵晓刚;胡召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绿巨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311 安徽省安庆市天***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沉淀 一体化 装置 | ||
1.无动力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动力混凝反应区(1)和沉淀区(2),所述无动力混凝反应区(1)内部通过折流隔板(1-1)将整个反应区纵向分为四段,每段中部横向设有穿孔板(1-3);
所述沉淀区(2)内设有布水主管(2-1)以及由布水主管(2-1)连通的枝状式布水管道(2-2),所述布水管道(2-2)的布水孔垂直向下且直径不小于16mm,所述布水孔下对应设有引导废水上流的圆弧反射板(2-3),该圆弧反射板(2-3)能够使从布水孔流出废水的流向在其反射的作用下瞬间改为向上流动;
所述沉淀区(2)内部的填料采用的是加强式活动PVC斜板(2-4),所述PVC斜板(2-4)活动安装于钢制框架(2-5)上,所述PVC斜板(2-4)靠泥斗侧加焊有两条3mm宽的加强型PVC扁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动力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1-3)上的穿孔直径不小于20mm,孔与孔之间的间距为25~30mm,每个穿孔流道的流速保持在2m/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动力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隔板(1-1)的安装方式为上下间隔安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动力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动力混凝反应区(1)底部设有排空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绿巨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绿巨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14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曝气装置
- 下一篇:真空膜法脱除硫化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