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触摸面板的新型透明导电薄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90767.5 | 申请日: | 2013-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6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罗培栋;靳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3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触摸 面板 新型 透明 导电 薄膜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触摸面板的透明导电薄膜。
(二)背景技术
触摸面板作为能够通过直接触摸图像来输入信息的器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触摸面板是通过将用于使光透过的输入装置配置在液晶显示装置、CRT等各种显示器上来构成。作为触摸面板的代表形式,包括:将两张透明电极基板以及它们的透明电极层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的阻抗膜式触摸面板;以及利用了透明电极与手指之间的电流容量变化的静电容量式触摸面板。
作为阻抗膜式触摸面板或静电容量式触摸面板的透明电极基板,通常使用在高分子膜基材上通过溅射InSn氧化物(ITO)等金属氧化物得到。基于此种方法的成膜需要高温,使缺乏耐热性的树脂基膜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而且,成膜需要高真空气氛,因此,随着基膜的变大,需要巨大的成膜装置,导致成膜成本增加。并且,由于In等是稀少的元素,因而难以获得,也使得成本较高。另外其高分子膜集采与导电层之间的结合强度有待提高。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触摸面板的透明导电薄膜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脂基膜与导电层之间结合强度更好的用于触摸面板的新型透明导电薄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触摸面板的新型透明导电薄膜,包括树脂基膜,所述的树脂基膜上设有一层胶粘咬合层,所述的胶粘咬合层上覆盖有一层纳米银涂层,还包括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由所述的纳米银涂层向下伸入所述的树脂基膜内。
进一步,所述的树脂基膜上还设有一圈护栏,所述的护栏将所述的胶粘咬合层及纳米银涂层包围。
进一步,所述的树脂基膜内嵌有导电颗粒。
进一步,所述的导电颗粒呈矩阵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树脂基膜与作为导电层的纳米银涂层之间结合牢固。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一种用于触摸面板的新型透明导电薄膜,包括树脂基膜1,所述的树脂基膜1上设有一层胶粘咬合层2,所述的胶粘咬合层2上覆盖有一层纳米银涂层3,还包括定位柱4,所述的定位柱4由所述的纳米银涂层3向下伸入所述的树脂基膜1内。胶粘咬合层2为胶层,定位柱4为树脂柱。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树脂基膜1上还设有一圈护栏5,所述的护栏5将所述的胶粘咬合层2及纳米银涂层3包围,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树脂基膜1内嵌有导电颗粒6,具体采用石墨颗粒,所述的导电颗粒6呈矩阵分布,增强导电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07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岭土耐火电缆
- 下一篇:一种瓷砖装饰效果展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