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接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0695.4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2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徐艮根;李友良;徐艮欢;罗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创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2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接线盒。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伏接线盒,金属支架的上端连接汇流条,金属支架的下端连接电缆线,光伏接线盒连接时,通过电缆线与横向相邻的光伏接线盒连接,这样,电缆线需包括有纵向段和横向段,如图1所示,这样,电缆线用料较多,接触电阻较大,造成成本较高。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将不同光伏接线盒串联起来的电缆线用料较多、接触电阻较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成本、降低接触电阻的光伏接线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所述的盒体包括盒底以及盖设在盒底上的盒盖,盒底上设置有一片以上的金属支架,所述的金属支架纵向设置且横向排列,相邻金属支架之间连接有二极管,金属支架的上端卡紧有用于连接汇流条的三角卡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的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电缆线连接端口,盒底上位于外侧的两金属支架中部外侧一体式设置有用于连接电缆线的弧形夹片,所述的弧形夹片位置对应电缆线连接端口。
作为优选,金属支架设置为条状,金属支架上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圆形通孔,所述的二极管的引脚插入并焊接在所述的圆形通孔上。
作为优选,圆形通孔下侧凸设有筒柱,所述的筒柱与圆形通孔同轴设置,且筒柱的内径与圆形通孔直径大小相同。
作为优选,每相邻金属支架之间连接有二个二极管。
将电缆线连接端口设置在盒体的横向两侧,连接电缆线的弧形夹片设置在两侧的金属支架的中部外侧,电缆线是连接在横向两侧的,这样接线盒串联时,并排设置的接线盒只要横向连接即可,缩短了电缆线用量,减少了接触电阻,降低了成本。另外,对金属支架进行简化设置,金属支架设置为条状,不再设置管撑簧等部件,与二极管的连接方式为,二极管直接插入并焊接在金属支架的通孔上,为了增大二极管与金属支架的接触面积,将圆形通孔下侧设置筒柱,筒柱实际上是圆形通孔的延伸,则二极管与金属支架接触面大大增加,减小接触电阻。相邻金属支架之间连接二个二极管,则适合于大功率接线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对电缆线的连接方式进行改进,则相邻接线盒串联时,减少了电缆线用量,减少了接触电阻,也降低了成本。
(四)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接线盒串联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盒串联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金属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4所示,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所述的盒体包括盒底8以及盖设在盒底上的盒盖2,盒底8上设置有一片以上的金属支架6,所述的金属支架纵向设置且横向排列,相邻金属支架6之间连接有二极管,金属支架的上端卡紧有用于连接汇流条的三角卡簧5,所述的盒体的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电缆线连接端口3,盒底上位于外侧的两金属支架中部外侧一体式设置有用于连接电缆线的弧形夹片4,所述的弧形夹片4位置对应电缆线连接端口3。金属支架6设置为条状,金属支架上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圆形通孔7,所述的二极管的引脚插入并焊接在所述的圆形通孔7上。圆形通孔下侧凸设有筒柱9,所述的筒柱9与圆形通孔7同轴设置,且筒柱的内径与圆形通孔直径大小相同。每相邻金属支架之间连接有二个二极管。
将电缆线连接端口3设置在盒体的横向两侧,连接电缆线的弧形夹片4设置在两侧的金属支架的中部外侧,电缆线是连接在横向两侧的,这样接线盒串联时,并排设置的接线盒只要横向连接即可,如图2所示,缩短了电缆线1用量,减少了接触电阻,降低了成本。另外,对金属支架进行简化设置,金属支架设置为条状,不再设置管撑簧等部件,与二极管的连接方式为,二极管直接插入并焊接在金属支架的圆形通孔7上,为了增大二极管与金属支架的接触面积,将圆形通孔7下侧设置筒柱9,筒柱实际上是圆形通孔的延伸,则二极管与金属支架接触面大大增加,减小接触电阻。相邻金属支架之间连接二个二极管,则适合于大功率接线盒。
本实用新型对电缆线的连接方式进行改进,则相邻接线盒串联时,减少了电缆线用量,减少了接触电阻,也降低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创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创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06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钢恒温缠绕车
- 下一篇:一种自动卷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