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层建筑风力空调节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0101.X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4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奕锦;陈蜀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F17/04 | 分类号: | E04F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风力 空调 节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层建筑风力空调节能系统,属于建筑节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容纳人数众多,信息处理量大。为保持正常的运作,高层建筑在电梯、空调、供水、供暖、管理等方面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主要的消耗形式包括电、煤、天然气以及集中供热的蒸汽和热水等。其中供暖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动力系统和办公设备系统是建筑能耗的4个主要系统。
在系统的能源使用方面,应尽量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利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垃圾发电、太阳能热利用、地热利用和沼气发电等,来减少对煤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和电、蒸汽、热水等二次能源的依赖。
空调耗能是高层建筑最大的一项,如何减低空调耗能,具体实用的节能技术方案有待于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风力空调节能系统,能够有效降低高层建筑空调的耗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层建筑风力空调节能系统,包括进气口1、空调散热竖井通道2、热气出口5、出气口6、中水储水池7、回水口8、降温通道10,所述中水储水池7设置在住房底部,中水储水池7旁设置有空调散热竖井通道2,中水储水池7通过回水口8与空调散热竖井通道2联通,空调散热竖井通道2顶端设有热气出口5,所述降温通道10一端与空调散热竖井通道2联通、另一端与外界大气联通。
所述空调散热竖井通道2底端设有回水斜坡9,回水斜坡9的下端是回水口8,回水斜坡9的顶端是降温通道10的出气口6。
所述空调散热竖井通道2与回水斜坡9均设置防水层。
所述降温通道10的进气口1为倒U型结构。
所述降温通道10的出气口6上方设有防雨挡板1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是:空调散热竖井通道2内的住户的空调散热片4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使得通道内热气上升,形成烟囱效应,热气从热气出口5排除。由于热气的上升,会从竖井底部的进气口1内抽气,于是气流就从进气口1进入,进入到降温通道10内,由于降温通道埋设在地下,地下的温度低于地表温度,空气进入到降温通道之后,在流动的过程中,温度降低。这样降低温度后的空气进入到空调散热竖井通道2的底部,然后气流上升,上升的气流有效的降低了空调散热片4的温度,由于气流垂直向上流动,及时地将空调散热片4上发出来的热量带走,这样就使得空调的能耗大大减低。另一方面,空调在压缩空气的时候将空气中的水分压出,这些水是空气中的水分,类似于蒸馏水,是不含杂质的纯净水(空调是干净的),这些宝贵的淡水通过空调的排水管进入到空调散热竖井通道2内,下滴到底端的回水斜坡9上,下滴的水流由于有防雨挡板11,水流不会流到降温通道10内,下滴的水流通过回水口8回流到中水储水池7,既节约了水,又节约了电,一举两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有效利用烟囱效应,用风力实现空调节能。具有成本低,节能效果好的特性,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进气口,2-空调散热竖井通道,3-住户房间,4-空调散热片,5-热气出口, 6-出气口,7-中水储水池,8-回水口,9-回水斜坡,10-降温通道,11-防雨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一种高层建筑风力空调节能系统,包括进气口1、空调散热竖井通道2、热气出口5、出气口6、中水储水池7、回水口8、降温通道10,所述中水储水池7设置在住房底部,中水储水池7旁设置有空调散热竖井通道2,中水储水池7通过回水口8与空调散热竖井通道2联通,空调散热竖井通道2顶端设有热气出口5,所述降温通道10一端与空调散热竖井通道2联通、另一端与外界大气联通。
所述空调散热竖井通道2底端设有回水斜坡9,回水斜坡9的下端是回水口8,回水斜坡9的顶端是降温通道10的出气口6。
所述空调散热竖井通道2与回水斜坡9均设置防水层。
所述降温通道10的进气口1为倒U型结构。
所述降温通道10的出气口6上方设有防雨挡板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01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的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熔胶密封式车身孔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