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闭内旋式稀油补给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9998.4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7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撵上;陈宗源;陈丽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太富力传动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16N2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张爱云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 内旋式稀油 补给 润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传动设备的稀油补给式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一些处于密闭壳体内做旋转运动的机械设备,如设于钢铁生产用高炉的炉顶钢圈上的布料器,其内的传动箱是处于充满高压且有害于人体的气体的密闭壳体内作长期连续旋转运行的机械设备,传统的方式是将其机械设备的润滑系统置于密闭壳体内,其润滑系统油的补给,目前的方法是在须停止生产的情况下开箱进行的,这不仅影响生产,且可能会由于在一正常生产运行周期的后期,机械设备由于缺少足够的润滑,但又不能及时地补给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密闭内旋式稀油补给润滑系统,以解决处于复杂环境下的密闭壳体内作旋转运动的机械设备,在不影响生产运行的情况下,在壳体外进行定期及时地补给润滑稀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密闭内旋式稀油补给润滑系统,包括油泵、接头体、管接头、过渡环油槽、出油支管、可调接嘴,其特征在于:位于壳体外的油泵的出口通过管路经手动阀、接头体与固接于壳体上的管接头连通,构成固定的输油管路,且其出口伸至密闭壳体内旋转的过渡环油槽内的上部,润滑油通过输油管路定时定量地被送至旋转的过渡环油槽内,并通过固结于过渡环油槽下部的出油支管经支管路与可调接嘴连通至机械设备润滑点。
对于内充高压气体的密闭壳体,为保证输油管路的畅通及阻止气体的逸出,所述的输油管路上的管接头内的油路通道上设有压力可调控制阀,且接头体与压力可调控制阀的连接端面上设有密封垫。
旋转的过渡环油槽固接于密闭壳体内作旋转运动的机械设备的上部。
润滑支管路中的出油支管固接于旋转的过渡环油槽的底部,其数量与补油润滑点的数量一致。
所述油泵为手动加油泵或者动力加油泵,如电动泵或气动泵,油泵与手动阀间可用软管连接,油泵可从输油管路上拆取并放置于密闭壳体外的任意合适位。
过渡环油槽内设置有用于指示其内润滑油油位高度的油位计,油位计为探针式。
油泵的出油口设置有手动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处于复杂环境下密闭壳体内的做旋转运动的机械设备,正常生产运行时,在壳体外进行定期及时地补给润滑稀油,从而保证轴承等被润滑对象不被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造。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高炉炉顶钢圈上的布料器内的传动箱稀油补给润滑的实例。
图中:1为油泵,2为手动阀,3为接头体,4为管接头,5为油位计,6为过渡环油槽,7为出油支管,8为可调接嘴,9为压力可调控制阀,10为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密闭内旋式稀油补给润滑系统,置于壳体外的油泵1的出口通过管路并经手动阀2、接头体3与固接于壳体上的管接头4连通,构成固定的输油管路,且其出口伸至密闭壳体内旋转的过渡环油槽6内的上部,润滑油通过输油管路定时定量地被送至旋转的过渡环油槽6内,并通过固结于其下部的出油支管7经支管路与可调接嘴8连通至机械设备润滑点。
如图2所示,在管接头4与接头体3联接处的管接头4内的油路通道上设有压力可调控制阀9, 且控制阀9与接头体3的连接端面上设有密封垫10,用于解决密闭壳体内充满高压气体时,所述输油管路的畅通及气体逸出的问题;
上述出油支管7是固结于过渡环油槽6的底部,出油支管7的个数不少于2个,其数量与补油润滑点的数量一致;
上述油位计5是用于指示过渡环油槽6内润滑油的位置;
上述油泵1可是手动加油泵,亦可是动力加油泵,油泵1与手动阀2间可用软管联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旋转筒筒体的上部设置一焊接过渡环油槽6,过渡环油槽6的底部焊接六个出油支管7,润滑油经六个润滑支管路分别对六处装有轴承的运动部位进行定时补给润滑。
由于布料器密闭壳体内充满了气压~0.3MPa的氮气和煤气的有毒混合气体,为防止有毒气体沿输油管道逸出,在管接头4与接头体3螺纹联接处管接头4内的油路通道上设有压力可调控制阀9、且在接头体3与控制阀9的连接端面上设有密封垫10。通过控制阀9内的调压弹簧的作用,可将其内的钢球顶紧在其外壳的台阶处,这样可保证输油管路中的润滑油的油压只有在大于0.3MPa时才能将钢球顶开,输油管路的油路方能畅通,并能阻止了有毒气体沿输油管道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太富力传动机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太富力传动机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99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孵化器
- 下一篇:碳纤维复合芯光纤导线的密封耐张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