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批次及连续式两用的高效率热裂解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89825.2 | 申请日: | 2013-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0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黄进福;林俊仁;黄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进福;林俊仁;黄文贤 |
| 主分类号: | F27B5/00 | 分类号: | F27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刘付兴 |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批次 连续 两用 高效率 裂解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裂解炉,更详细而言,特别指一种可加速分解裂解物的批次及连续式两用的高效率热裂解炉。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热解为一种依化学变化所产生的一种技术,主要利用能量上的热效应,促使高分子产生化学变化进而改变分子结构,产生不同的相关分解物,借此通过分解物的产生得到所需的元素,再加以加工利用。
在工业上裂解炉为公知惯用设备之一,设备均以长时间维持运作,其裂解出的产品进而回收,加以利用,而公知裂解炉皆以直立式摆放为主,其直立式摆放易造成内部受热不均,促使裂解炉内部分解物高热分解时,无法均匀受热分解,因此有一共同主要的目的,为如何加速裂解的过程速度,以扩大生产上的需求,减少时间上开销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批次及连续式两用的高效率热裂解炉,其通过改良裂解槽的构造,促进裂解物能快速分解,促使得到所需的产物,再以加工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批次及连续式两用的高效率热裂解炉,其中主要包含:
炉壁,炉壁形成一容置空间,并于炉壁上方设置有一排气口,且炉壁左侧及右侧分别设置有左侧口及右侧口,炉壁底部则设置有旋转棘轮组;
裂解槽,裂解槽设置于所述旋转棘轮组上,且裂解槽右左两侧分别设置有右突出管及左突出管,右突出管穿设炉壁右侧口,左突出管穿设炉壁左侧口,其中,裂解槽内设置有多个固状体;
燃烧装置,燃烧装置设置于所述裂解槽下方。
所述炉壁为耐火砖。
所述炉壁为保温砖。
所述右侧口接设有一入料装置。
所述左侧口接设有一出料装置。
所述裂解槽呈水平形态。
所述裂解槽呈倾斜形态。
所述固状体为铜、铝制材。
所述固状体呈三角柱形态。
所述固状体为三角铁。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借由裂解槽内所设置的固状体,除了可增加裂解物受热的面积及加速裂解物的崩解外,更可同时清除裂解槽内壁所残留的污物。
如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批次及连续式两用的高效率热裂解炉,裂解槽内设置的固状体可增加欲分解物的受热面积,使欲分解物快速的分解;
2、本实用新型批次及连续式两用的高效率热裂解炉,固状体于裂解槽内壁产生碰撞,借此可清洁裂解槽内壁的污物;
3、本实用新型批次及连续式两用的高效率热裂解炉,裂解槽呈水平或倾斜形态,可增加裂解槽的受热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批次及连续式两用的高效率热裂解炉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批次及连续式两用的高效率热裂解炉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期许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效果、特征及结构能够有更为详尽的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首先,参阅图1,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批次及连续式两用的高效率热裂解炉,其结构包含有:炉壁1、裂解槽2、燃烧装置3。
炉壁1形成一容置空间10,并于炉壁1上方设置有一排气口11,且炉壁1左侧及右侧分别设置有左侧口12及右侧口13,炉壁1底部则设置有旋转棘轮组4,其中,炉壁1为耐火砖或保温砖等保温材质,可防止炉壁1内的温度和外部温度热传导。
裂解槽2设置于旋转棘轮组4上,且裂解槽2右左两侧分别设置有右突出管20及左突出管21,右突出管20穿设炉壁1的右侧口13,左突出管21穿设炉壁1的左侧口12,其中,裂解槽2内设置有多个固状体22,其中,固状体22为铜、铝制材,并可为三角柱的形态,也可为三角铁。
燃烧装置3设置于裂解槽2下方。
因此,由上述构件可组成一批次及连续式两用的高效率热裂解炉,而裂解槽2可呈水平或倾斜的形态,因此可增加裂解槽2的受热面积。
请参阅图2,由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批次及连续式两用的高效率热裂解炉,可于右侧口13接设一入料装置5,左侧口12接设一出料装置6,而欲进行分解的物质由入料装置5输送至裂解槽2,再借由燃烧装置3的加热及裂解槽2的翻转,使裂解槽2产生高温而将欲分解物分解。
因此,裂解槽2内所设的固状体22也会因而提高温度,因此可加速分解物崩解的速度。
再者,当裂解槽2翻转运作时,裂解槽2内部的固状体22也会因此跟着翻转,因此可和裂解槽2内壁产生碰撞,达到清洁裂解槽2内壁的污物。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进福;林俊仁;黄文贤,未经黄进福;林俊仁;黄文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98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