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侧围后流水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9500.4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仲奎;陈渝祺;李峥;程相;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0Q1/2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侧围后 流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部件,具体地指一种汽车侧围后流水槽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两厢车来说,后背门是开启件,后背门与顶盖及侧围之间存在较大间隙,为避免下雨时雨水从间隙进入车身内部,通常会在此间隙处设置侧围后流水槽结构导水,因为位置的特殊性,该侧围后流水槽结构不仅仅用来导水,还需提供气撑安装点,背门线束过孔等功能件,因此,现有的侧围后流水槽结构存在结构复杂、导水效果不佳,且与周边的LED灯等环境件搭接不良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汽车侧围后流水槽结构,该结构在实现有效导水的同时,妥善集成了LED灯、气动撑杆、及背门线束三者的安装固定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侧围后流水槽结构,包括侧围外板和侧围外板后部内侧的流水槽,所述流水槽包括外侧的第一槽和内侧的第二槽,所述第一槽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二槽的底面,所述第一槽上从上往下依次排布有LED灯第一限位孔,LED灯接线沉台,及LED灯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槽上从上往下依次排布有背门线束过孔,气动撑杆安装孔,LED灯第一固定孔,及LED灯第二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针对侧围后流水槽外侧需安装LED灯的状况,将流水槽主体断面设计成呈台阶状的深浅槽的结构形式,将LED灯主体安装在高处的第一槽上,并同时在低处的第二槽上布置LED灯固定点,而侧围后流水槽的导水功能则由第二槽来完成,台阶状的深浅槽的结构形式有利于更好地控制积水的流向,使得沿着后背门周圈间隙淋进的雨水,能沿着第二槽上预留的轨道流淌,避免雨水进入灯饰内部;LED灯的安装点为四个,两个在第一槽上,两个在第二槽上,并在第一槽的中部设置LED灯接线沉台,用于盛放LED灯的接线插头,同时在第二槽的上部设计气动撑杆安装孔和背门线束过孔,LED灯、气动撑杆、及背门线束三者固定点的巧妙布置使得本结构在有效导水的同时实现了LED灯、气动撑杆、及背门线束的牢靠固定,使得环境件之间互不干扰,有效实现各自功能;本侧围后流水槽总体上有一定的拉延深度,台阶状深浅槽的结构形式和局部沉台处理,使得本结构具有很高的刚性,提高了车身扭转刚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和经济性。
进一步地,所述流水槽的断面呈台阶状,其第一槽上部的LED灯第一限位孔为纵向延伸的长圆孔,第一槽下部的LED灯第二限位孔为圆孔。第一槽上的LED灯第一限位孔主要用于定位Y向,第一槽上的LED灯第二限位孔主要用于定位Z向,第二槽上的LED灯第一固定孔和LED灯第二固定孔主要用于定位X向,且四个安装点均有X向定位固定功能,这样结构形式有利于更好地控制LED灯与侧围及下方的尾灯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槽在气动撑杆安装孔处设有沉台,所述气动撑杆安装孔为两个纵向排布在所述沉台上的螺孔,所述螺孔的背面设有螺母板。将用于气动撑杆安装的螺孔设置在沉台面上,一是沉台能增加钣金刚性,二是考虑气动撑杆的运动轨迹,气动撑杆固定支架断面呈L形,用两个螺栓将其固定到沉台上,有利于给气动撑杆留出运动空间;考虑到气动撑杆的固定点强度在流水槽板背面设计螺母板,用来提升局部强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侧围外板内侧设有两道折边,外沿折边的折弯面与所述流水槽搭接。设置两道折弯是为了排除因制造误差而造成通过灯与侧围外板的间隙看见间隙内部结构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 侧围后流水槽结构在汽车上的布置区域示意图。
图2 水流在流水槽内走向示意图。
图3 车身后部LED灯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 侧围后流水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 LED灯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 侧围外板与后流水槽搭接处的结构形状示意图。
图7侧围后流水槽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汽车侧围后流水槽结构位于车身的后部,后背门的两侧,左侧围后流水槽区域1和右侧围后流水槽区域2对称分布。汽车后背门通过止口和密封条与车身形成密闭结构,在止口的外圈,为排泄从后背门与车身之间间隙淋进的雨水,而设计侧围后流水槽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95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煞车把手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固定车辆储物盒的盒体和内斗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