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9418.1 | 申请日: | 2013-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6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玉兰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4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而压铸是一种在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压铸时,金属液先充型进压铸模锻机上的压铸模具的型腔(压室空腔)内,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使金属毛坯的机械性能得到提高,得到压铸件产品。
现有技术中,一个压铸模具的型腔的形状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只能对应生产一种压铸件产品,即每生产一种压铸件产品就要生产一种压铸模具,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铸模具,可生产出不同规格的L形压铸件产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铸模具,包括左模和右模,所述左模和右模相互连接形成具有L型内腔的模具,L型内腔包括横腔和竖腔,所述左模底部内具有横腔,所述横腔内设置有推行块,所述推行块上设置有齿杆,所述齿杆伸出横腔与设置在左模外壁上的驱动电机相连接,驱动电机通过齿杆带动推行块在横腔内移动。
横腔为L型内腔的一部分,通过驱动电机调节推行块的位置,从而不断调节L型内腔的大小,从而根据不同L型内腔浇铸出不同的压铸件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位于横腔上方的左模外表面上设置有振动器。通过设置在左模上的振动器,及时排出积留在横腔上端的气泡,避免浇铸件产片形成蜂窝孔,影响整个浇铸件的产片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模和右模相互卡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横腔为L型内腔的一部分,通过驱动电机调节推行块的位置,从而不断调节L型内腔的大小,从而根据不同L型内腔浇铸出不同规格的压铸件产品。
通过设置在左模上的振动器,及时排出积留在横腔上端的气泡,避免浇铸件产片形成蜂窝孔,影响整个浇铸件的产片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左模,2、右模,3、推行块,4、齿杆,5、驱动电机,6、振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压铸模具,包括左模1和右模2,左模1和右模2相互连接形成具有L型内腔的模具,L型内腔包括横腔和竖腔,左模1底部内具有横腔,横腔内设置有推行块3,推行块3上设置有齿杆4,齿杆4伸出横腔与设置在左模1外壁上的驱动电机5相连接,驱动电机5通过齿杆4带动推行块3在横腔内移动。左模1和右模2相互卡接连接。
横腔为L型内腔的一部分,通过驱动电机5调节推行块3的位置,从而不断调节L型内腔的大小,从而根据不同L型内腔浇铸出不同的压铸件产品。
位于横腔上方的左模1外表面上设置有振动器6。通过设置在左模1上的振动器6,及时排出积留在横腔上端的气泡,避免浇铸件产片形成蜂窝孔,影响整个浇铸件的产片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玉兰,未经吴玉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94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装在防盗门上的电控锁
- 下一篇:一种LED封装单元及其封装方法和阵列面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