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齿条式转向机阀上端定位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8812.3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2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汪明;潘伟;吴香进;陈庆;方健;刘智斌;郑冬冬;倪琦;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世特瑞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8 | 分类号: | B62D5/08;B62D5/22;F16J15/1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1006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齿条 转向 上端 定位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齿条式转向机,具体涉及齿轮齿条式转向机阀上端定位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齿轮齿条式液压助力转向机中,传统的转向机阀上端密封与定位结构是通过油封和深沟球轴承来实现的。如图2所示,深沟球轴承布置在油封的下端,油封的轴向定位是通过C型卡环来实现。
由于传统的转向机阀上端密封所使用的油封是低压油封,并且C型卡环对油封的支撑面积很小;因此当方向盘打至极限位置时,在长期力的作用下将导致油封唇口的变形和凸起,会产生漏油的失效模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密封性能稳定,能够有效降低漏油失效模式产生的齿轮齿条式转向机阀上端定位密封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齿轮齿条式转向机阀上端定位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和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阀上端的卡环、油封和深沟球轴承,还包括设在所述壳体内的连接套,所述油封和所述深沟球轴承设在所述连接套内并套装在阀上端;所述卡环压装在所述连接套一端上。
在所述连接套外壁上设有密封槽,在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为O型圈。
所述连接套内壁为台阶结构,所述油封安装在设在所述连接套内壁的第一安装台阶上,所述深沟球轴承安装在设在所述连接套内壁的第二安装台阶上。
所述卡环压装在所述壳体内,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所述卡环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齿轮齿条式转向机阀上端定位密封结构,通过增设连接套,油封和深沟球轴承装入连接套后一起装入壳体内;连接套内设油封安装台阶,大大增加了油封的支撑面积,有效地降低了油封在使用过程中因冲击变形导致的漏油失效几率的发生,进而保证了齿轮齿条式转向机阀上端密封性能。同时,采用连接套的密封结构,油封和深沟球轴承的规格大幅度减小,布置所需空间减小,提高了转向机总成的可匹配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齿轮齿条式转向机阀上端定位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齿轮齿条式转向机阀上端定位密封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齿轮齿条式转向机阀上端定位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齿轮齿条式转向机阀上端定位密封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壳体,2、卡环,3、油封,4、密封圈,5、连接套,6、深沟球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该齿轮齿条式转向机阀上端定位密封结构,包括壳体1和设在壳体1内的卡环2、油封3和深沟球轴承6,还包括设在壳体1内的连接套5,油封3和深沟球轴承6设在连接套5内并套装在阀上端;卡环2压装在连接套5一端上。
在连接套5外壁上设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4。
优选密封圈4为O型圈。
连接套5内壁为台阶结构,油封3安装在设在连接套5内壁的第一安装台阶上,深沟球轴承6安装在设在连接套5内壁的第二安装台阶上。
卡环2压装在壳体1内,在壳体1上设有安装卡环2的卡槽,卡环2压装到壳体1内的卡槽上。
如图3及图4所示,传统的结构为深沟球轴承6压入壳体1中,然后将油封3压入壳体1中,最后将卡环2装入壳体1中的卡环2槽内。这样轴承和油封3的规格都比较大,容易造成塑性变形,影响转向机的正常使用;且卡环2对于油封3的支撑面积较小,油封3长期使用失效几率发生较大。
图1及图2所示的齿轮齿条式转向机阀上端定位密封结构,油封3和深沟球轴承6先压入已经套好密封圈4的连接套5中,然后将连接套5装入壳体1内;最后将卡环2装入壳体1的卡槽中。该密封结构将传统结构卡环2对于油封3的支撑面积转化为连接套5上对应的油封3的支撑面积,扩大了油封3的支撑面积,有效降低了油封3在使用过程中的漏油失效几率。
同时,由于连接套5的支撑作用,油封3和深沟球轴承6的规格换小了很多,这样一来布置所需空间就小了,提高了总成的可匹配性。
试验数据表明:使用上述新结构的转向机零公里及售后阀上端油封漏油的发生率明显小于采用传统结构的转向机;最后在通过对转向器的疲劳试验后,转向器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要求;同时采用本新结构的转向器已完成了客户路试,并已批量装车,证明该方案完全符合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世特瑞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世特瑞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88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壶
- 下一篇:一种汽车自燃方便车内人员逃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