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清洗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8758.2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7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法;刘海涛;李丽香;孙泽军;程明宽;刘俊英;王娥;秦超;刘小明;曾庆伟;周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海涛 |
主分类号: | B01D29/56 | 分类号: | B01D29/56;B01D29/64;B01D29/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552 河北省沧州市任***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清洗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器,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清洗过滤器。
背景技术
联合站需要处理各油田的来液,来液中含有部分杂质,为了避免杂质对输送泵、电动阀等设备的磨损及堵塞,需加装过滤器。目前在用的过滤器均为篮式过滤器,使用过程中不能进行日常的清洁,只能在堵塞非常严重影响系统运行时才进行清洗,清洗时需将过滤器拆开,滤网抽出,人工进行清洁,费时费力,清洗周期短,清洗工作量大。传统的过滤器采用硬性过滤网结构的过滤方式,存在着易堵塞、过滤网易破损、清洗操作困难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自动清洗过滤器,可自动清洗,避免了现场拆卸进行清洗的麻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清洗过滤器,包括壳体、滤芯、第一清洁刮板、第二清洁刮板和排污系统;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包括一级过滤板、二级过滤网和三级过滤板;所述一级过滤板和三级过滤板设置在所述二级过滤网外围;所述第一清洁刮板设置所述一级过滤板和三级过滤板外围;所述第二清洁板设置在所述二级过滤网的内侧;所述排污系统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呈半球形。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顶部连接手轮;所述手轮带动所述滤芯或所述第二清洁刮板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清洁刮板和第二清洁刮板均具有弹性。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过滤网为楔形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由于壳体的压盖采用了快速拆卸式设计,与螺栓连接,拆卸效率大幅度提高;本实用新型由于滤芯为三次过滤,来液经一级大孔径滤板进行初次过滤,后经过二级楔形滤网进行二次过滤,二次过滤后,经过三级过滤板进行三次过滤,实现了高效过滤;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过滤器清洁刮板,采用了弹簧伸缩式设计,保证刮削过滤器滤芯时能有一定压力,使刮片紧贴滤芯,提高了清洁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排污系统,改原来的平面为半球形,解决了底部为平面,有死角,杂质易沉积不易排除的问题,改为半球形后可使杂质更易沉积到排放口,同时增大排污管线直径,更易排除赃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清洗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清洗过滤器的滤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清洗过滤器,包括壳体1、滤芯2、第一清洁刮板3、第二清洁刮板和排污系统4;所述滤芯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包括一级过滤板21、二级过滤网22和三级过滤板23;所述一级过滤板21和三级过滤板23设置在所述二级过滤网22外围;所述第一清洁刮板3设置所述一级过滤板21和三级过滤板23外围;所述第二清洁板设置在所述二级过滤网22的内侧;所述排污系统4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呈半球形。
优选的,所述壳体1顶部连接手轮5;所述手轮5带动所述滤芯2或所述第二清洁刮板上下运动;手轮5可带动上下活动,上提转动时可带动第二清洁刮板转动,下放转动时带动整个滤芯2转动;1、一级过滤板21和三级滤板23的清洁:通过转动滤芯2整体,使第一清洁板3清除一级过滤板21和三级滤板23外侧附着物;2、二级过滤网的清洁通过装在其内部的第二清洁刮板实现,通过转动手轮5带动第二清洁刮板清洁二级过滤网22,。
优选的,所述第一清洁刮板3和第二清洁刮板均具有弹性,保证刮削过滤器滤芯时能有一定压力,使刮片紧贴滤芯,提高了清洁效率。
优选的,所述二级过滤网22为楔形过滤网。
排污系统4改原来的平面为半球形,解决了底部为平面,有死角,杂质易沉积不易排除的问题,改为半球形后可使杂质更易沉积到排放口,同时增大排污管线直径,更易排除赃物。
使用时,来液经一级过滤板21进行初次过滤,后经过二级过滤网22进行二次过滤,二次过滤后,经过三级过滤板23进行三次过滤,实现了高效过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自动清洗,避免了现场拆卸进行清洗的麻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涛,未经刘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87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