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巷道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88258.9 | 申请日: | 2013-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7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王修康;李洪泉;郑群英;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K1/00 | 分类号: | A01K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 地址: | 61174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巷道 | ||
1.巷道圈,包括临时关养圈(1)以及与临时关养圈(1)连通的巷道(2),所述临时关养圈(1)的圈壁采用围栏制成,所述围栏包括多根围栏立柱(101),相邻的围栏立柱(101)之间通过五根水平设置的栏杆连接,所述五根栏杆从上向下依次为第一栏杆(102)、第二栏杆(103)、第三栏杆(104)、第四栏杆(105)、第五栏杆(10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栏杆(104)与第四栏杆(105)之间、第四栏杆(105)与第五栏杆(106)之间、第五栏杆(106)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挡板(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设置在围栏的内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2)设置在临时关养圈(1)内,并且巷道(2)的外侧道壁为临时关养圈(1)的一段圈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2)的宽度为75c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2)的出口处设置有上车辅助装置(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辅助装置(4)包括支撑柱(41)、底板(42)以及设置在底板(42)两侧的侧板(43),所述底板(42)与两侧的侧板(43)围成U形通道,支撑柱(41)顶端设置有定滑轮(44),定滑轮(44)上缠绕有拉绳(45),所述拉绳(45)的一端绑在支撑柱(41)上,另一端固定在U形通道的一端,所述U形通道的另一端与巷道(2)的出口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通道的底部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多根防滑条(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两根防滑条(5)之间的间距为25-30c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两根防滑条(5)之间的间距为3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82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