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就座姿势人体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8040.3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9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川野健二;西垣佳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就座 姿势 人体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就座姿势人体模型。详细而言,涉及为了确认向座椅的就座状态而使用的座椅就座姿势人体模型。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椅子(以下称为“座椅”),具备作为人就座时的座(座位)的座垫和作为人就座时的靠背的座椅靠背的结构被广泛利用。在开发这种座椅时,需要考虑就座于座椅的人的舒适度。而且,已知为了评价座椅的舒适度而使用座椅就座姿势人体模型(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座椅就座姿势人体模型为使代表性的体形再现的制作,使其姿势对应于座椅而变化,并表现人如何才能够落座。即,上述座椅就座姿势人体模型是为了测定座椅使代表性的体形的人如何落座而利用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0151444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就座姿势存在曲背姿势或挺胸姿势等个人差。就座姿势的个人差存在由座椅自身引起的部分和由人自身的个人差引起的部分。但是,如上述那样以往的座椅就座姿势人体模型为再现代表性的体形的结构,无法表现人的个人差。即,不是能够根据人的个人差来评价座椅的人体模型。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内容而发明,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设计能够表现由人的个人差引起的就座状态的差别的座椅就座姿势人体模型。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座椅就座姿势人体模型采取如下的手段。
首先,第一发明为一种座椅就座姿势人体模型,用于确认向座椅的就座姿势,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头部、胸部、骨盆部、大腿部,在所述头部与所述胸部之间构成有将头部与胸部连结的颈椎部,在所述胸部与所述骨盆部之间构成有将胸部与骨盆部连结的腰椎部,所述骨盆部与所述大腿部之间以其相对角度能够变化的方式连结构成,所述颈椎部通过将能够沿着前后方向位移的弹簧构件和能够调整该弹簧构件与胸部的连结角度的设定的颈部角(首付角)调整机构串联配置而构成,能够构成将所述颈部角调整机构所调整的连结角度设定为使假想就座者舒适的角度的假想就座者人体模型。
根据该第一发明,通过使用颈部角调整机构进行调整,能够设定体形的个人差(后述的颈部角)。由此,能够把握体形的个人差与就座姿势的关系。即,能够把握座椅向体形不同的人的适应度。
第二发明以第一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椎部由能够沿着前后方向位移的弹簧构件构成,大腿部与骨盆部之间具备能够调整其最小相对角度的设定的L臀部角调整机构,能够构成由所述L臀部角调整机构设定的最小相对角度设定于在缩窄假想就座者的骨盆相对于大腿部的角度时不会感到痛苦的限度角度以内的假想就座者人体模型。
根据该第二发明,通过还使用L臀部角调整机构进行调整,能够更良好地(也包括后述的L臀部角地)设定体形的个人差。由此,能够把握体形的个人差与就座姿势的关系。即,能够把握座椅向体形不同的人的适应度。
第三发明以第一或第二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具备能够读取所述弹簧构件的位移状态的位移状态确认单元。
根据该第三发明,由于在座椅就座姿势人体模型具备为了读取弹簧构件的位移状态而使用的位移状态确认单元,因此能够经由该单元来读取位移状态。
第四发明以第一至第三发明中任一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构件为板簧。
根据该第四发明,使用板簧来表现与人的腰椎部及颈椎部相当的部分,因此容易把握就座姿势下的腰椎及颈椎的形状。
第五发明以第四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椎部的弹簧构件在人体模型的座椅就座状态下经由多个支承构件而抵接支承于座椅,弹簧构件经由该支承构件的支承部位为圆弧状。
根据该第五发明,能够经由支承构件将来自座椅的力向弹簧构件传递,而且能够抑制支承构件对弹簧构件的弯曲刚性的影响。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形成可表现由人的个人差引起的就座状态的差别的座椅就座姿势人体模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本发明的座椅就座姿势人体模型以通常就座状态就座于座椅后的状态的图。
图2是附设有位置确认单元的座椅就座姿势人体模型的侧视图。
图3是位置确认单元的状态变化图。
图4是座椅就座姿势人体模型的腰椎部周边的侧视图。
图5是座椅就座姿势人体模型的腰椎部罩的剖视图。
图6是座椅就座姿势人体模型的腰椎部罩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80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