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墒起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7202.1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2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俊;马应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俊 |
主分类号: | A01B13/02 | 分类号: | A01B13/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66401 云南省思茅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墒起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垄装置,特别是一种双墒起垄装置,属农业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种植某些农作物幼苗如烟苗等,需要将田地耕作成一垄或一墒的形状,以便种苗科学合理的植入土中,使种苗可以健康快速的生长。然而依靠人力起垄,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为此,人们使用起垄机来解决上述问题。但现有的起垄机每次只能垄起一墒,虽耕作速度有所提高,但仍不能解决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加上结构复杂、重量重、装卸操作困难等原因,不能在山区推广应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双墒起垄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双墒起垄装置,包括与旋耕机相连的主架,与主架相连的副架,其特征在于主架与副架之间对称设置至少二个垄墒框,每一个垄墒框由顶面水平板,以及顶面水平板下方的左、右两侧板构成,每一个垄墒框的前侧、后侧及底侧均为敞口,且前侧敞口大于后侧敞口,以便起垄装置在随旋耕机前行过程中,通过前侧敞口将土壤收集于垄墒框中并逐渐收垄后经后侧敞口排出,从而一次形成垄起的至少二个种植墒。
所述顶面水平板设为前侧大、后侧小的梯形水平板。
所述左右两侧板形成前宽后窄的八字板,且每一侧板的底边设为前低后高的斜边,以方便起垄。
所述主架由水平横杆及两侧的左、右竖直杆,中间的竖直杆构成,左、右竖直杆的正面底部设有犁锥,以通过犁锥将耕耙不完全的土壤尽收于墒内。
所述主架的水平横杆上间隔设置多个其上带通孔的连板,通孔内设螺栓和螺母,以便通过连板及螺栓和螺母将起垄装置连接于旋耕机上。
所述副架由水平横杆及两侧的左、右竖直杆,中间的至少二根竖直杆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在旋耕机上连接本起垄装置后,即可在随旋耕机前行过程中,一次形成垄起的至少二个种植墒,较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省时省力,且结构简单,装卸方便,适用于薯类、烟草、甘蔗等作物的种植,实为一理想实用的双墒起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主视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墒起垄装置,包括与旋耕机相连的主架1,与主架1相连的副架5,其中主架1与副架5之间对称设置二个垄墒框,每一个垄墒框由顶面水平板6,以及顶面水平板6下方的左、右两侧板2构成,每一个垄墒框的前侧、后侧及底侧均为敞口,且前侧敞口大于后侧敞口;所述顶面水平板6设为前侧大、后侧小的梯形水平板,如图1、图3;所述左、右两侧板2形成前宽后窄的八字板,且每一侧板的底边设为前低后高的斜边7,如图1、图2,以方便起垄;所述主架1由水平横杆及两侧的左竖直杆13、右竖直杆11、中间的一根竖直杆12构成,左、右竖直杆13、11的正面底部设有犁锥4,以通过犁锥4将耕耙不完全的土壤尽收于墒内;所述主架1的水平横杆上间隔设置四个其上带通孔的连板3,通孔内设螺栓和螺母,以便通过连板3及螺栓和螺母将起垄装置连接于旋耕机上;所述副架5由水平横杆及两侧的左竖直杆54、右竖直杆51、中间的二根竖直杆53、52构成,如图1、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俊,未经李明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72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灭火智能报警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鱼类无损体长测量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