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圆桩填芯混凝土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6939.1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3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军;洪瀚江;宋生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C3/30 | 分类号: | E04C3/30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张荣亮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圆桩填芯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圆桩填芯混凝土柱,属于建筑工程结构构件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柱和钢管混凝土柱是常规结构的承重柱,钢筋混凝土柱用作结构承重柱,只能用于承载能力小的承重柱,当荷载较大时需要增大柱子截面,不美观;钢管混凝土柱用于结构承重柱,长时间承重会容易发生钢管局部屈曲,使整个钢管混凝土柱挠曲,稳定性不好,钢管截面形式少,不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部件的承重部位,且成本高。为了更好地回收建筑垃圾,节能环保,同时又增强柱子的承载性能,提出该形式结构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应力圆桩填芯混凝土柱,使其承载力高、稳定性好,可以用于各个部件的承重部位,该混凝土柱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大大减少生产开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预应力圆桩填芯混凝土柱,包括填芯层、中间层和外表层三部分组成,还包括建筑垃圾实心柱、钢筋混凝土管桩、钢绞线和外腔柱,所述的填芯层是由建筑垃圾实心柱填充而成,中间层是由钢筋混凝土管桩组成,外表层是由钢绞线和外腔柱组成。
所述的外腔柱是由钢绞线缠绕在钢筋混凝土管桩上,水泥砂浆喷射在钢筋混凝土管桩外表面上形成。
所述的外腔柱、钢筋混凝土管桩与建筑垃圾实心柱三者纵向中心轴线重合。
本预应力圆桩填芯混凝土柱内部由钢绞线缠绕而成,使其承载力高、稳定性好,可以用于各个部件的承重部位,改变现有承重结构柱的不足,适用于单层厂房和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承重柱;而且有效地对建筑垃圾进行了回收利用,即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建筑垃圾实心柱,2、钢筋混凝土管桩,3、钢绞线,4、外腔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预应力圆桩填芯混凝土柱包括填芯层、中间层和外表层,填芯层是由建筑垃圾实心柱1填充而成,中间层是由钢筋混凝土管桩2组成,外表层是由钢绞线3和外腔柱4组成,钢绞线3等距的紧密缠绕在钢筋混凝土管桩2的四周并对其进行张拉,使其承载力高和稳定性好,外腔柱4包裹着钢绞线3和钢筋混凝土管桩2,可以有效的防止钢绞线3锈蚀和保护钢筋混凝土管桩2的作用,所述的建筑垃圾实心柱1、钢筋混凝土管桩2与外腔柱4三者纵向中心轴线重合。
先制作好钢筋混凝土管桩2,在空心钢筋混凝土管桩2的四周按一定距离缠绕钢绞线3,并张拉钢绞线3,钢筋混凝土管桩2浇筑填充建筑垃圾实心柱1,然后在钢筋混凝土管桩2的四周喷射一定厚度的砂浆,形成水泥砂浆外腔柱4,养护成型即可。
该结构柱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和方形等,但不局限于此形状;建筑垃圾实心柱1的制作可以是级配合理且密实的建筑垃圾骨料颗粒,也可以是由再生骨料配制的再生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或等于C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69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