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桡动脉穿刺固定压迫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6124.3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4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高宏;陆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宏;陆培华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5/021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3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桡动脉 穿刺 固定 压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迫板,尤其是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压迫板,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桡动脉测压是大手术和重危患者常用监测手段,可即时准确动态监测并读取手术病人血压数值,以便第一时间对病情进行处置,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桡动脉穿刺是桡动脉测压必须手段,桡动脉穿刺时腕关节最好处于外翻体位,以充分暴露桡动脉。操作者需双手进行操作,不能腾空单手保持患肢体位。目前原始的体位维持方法是:腕背部垫盐水并用胶带将手掌固定于搁手板上,此方法较为繁琐,且外翻严重不足,体位较差,影响穿刺成功率。反复穿刺损伤大,会因动脉压力较高造成血肿,造成感染,严重的甚至照成桡动脉栓塞导致手腕部供血不足甚至坏死。
不同病情监测桡动脉压时,患者手部被包布包裹在身侧或处于自然体位。此时,由于动脉穿刺针、测压管道的弹性以及腕部体位改变处于较差体位,常可导致动脉穿刺针或测压管道弯折不通,导致测压失败,需重新调整腕部角度、测压弯路和动脉穿刺针并妥善固定。手术中患者手部被包布包裹在身侧时重新调整腕部角度和固定测压弯路非常困难,让临床医师十分烦恼。在手术进行到关键步骤时,出现测压失败是非常严重的,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血压测不出是病情所致严重低血压、是大出血低血容量休克、还是心跳骤停无输出量?若血压监测是准确的必须即刻针对病情紧急处理,否则极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若血压测不出是管道弯折导致的假象,错误的处理同样极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桡动脉测压结束时,拔出穿刺针时需医务人员较长时间压迫穿刺点,减少桡动脉出血导致血肿发生(最佳压迫时间为30分钟),或者用绷带紧紧缠绕包扎固定。增加医师工作量,和人员浪费,形成交叉感染机会,不同医务人员手工按压力度大小差异较大,同一人员按压前后时间段压力也不同,压迫效果难完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压迫板,其结构紧凑合理,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弯道弯折,减少对血压监测及手术的干扰,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桡动脉穿刺固定压迫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与手臂形状相吻合的臂板及位于所述臂板一端且与手背形状相吻合的手板;所述手板在臂板的端部与臂板间呈折弯状。
所述手板与臂板间折弯的角度为100°~160°。
所述手板及臂板上均安装有束带。所述束带通过手板正面上的手板定位凸块安装于手板上,且束带通过臂板正面上的臂板定位凸块安装于臂板上。
所述手板定位凸块及臂板定位凸块均呈T型。
所述臂板定位凸块位于压迫块上,所述压迫块能嵌置于臂板内的安装槽内;压迫块上设置有压迫气囊,所述压迫气囊与压迫块上的充气口相连通。
所述束带包括束带体,所述束带体上设有安装孔,束带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粘结体及与所述第一粘结体匹配粘结的第二粘结体。
本发明的优点:通过手板及臂板分别固定腕关节两端,穿刺前提供腕部最佳穿刺体位,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监测中保持腕关节最佳体位,减少管道弯折发生,减少监测中再次调整体位并再次固定穿刺针,减少对血压监测及手术的干扰,减少医师工作量。臂板上设置可脱卸的压迫块,在桡动脉测压结束时充入足量气体后,通过压迫气囊与压迫块配合可提供适宜压力压迫穿刺点,减少人员浪费,减少交叉感染,而且压力更加稳定适宜,能实现气囊软压迫,压力均匀,不会造成压伤,压迫效果更好,避免重复使用造成交叉感染,设计合理,儿童、成年人,左右手均可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压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束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手板、2-臂板、3-手板定位凸块、4-臂板定位凸块、5-压迫块、6-安装槽、7-充气口、8-压迫气囊、9-束带体、10-安装孔、11-第一粘结体及12-第二粘结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实现对桡动脉穿刺的有效固定压迫,本发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与手臂形状相吻合的臂板2及位于所述臂板2一端且与手背形状相吻合的手板1;所述手板1在臂板2的端部与臂板2间呈折弯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宏;陆培华,未经高宏;陆培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61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盘式板栅浇铸机及其板栅浇铸方法
- 下一篇:白酒酿造自动搅拌凉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