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化剂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85996.8 | 申请日: | 2013-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2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齐晓巍;王艳锋;吴仲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国瑞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9/10;C01D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化剂 废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化剂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环氧固化剂生产过程中,排出两种废水,一种是工艺废水,即蒸出水,碱性极强,含有有机胺,二聚酸、小分子量副产物、苯酚、腰果酚等有机污染物,成分复杂,CODcr含量高达390000mg/L。一种是洗涤水,废水中含有少量的有机胺、苯酚、甲醛、二聚酸、成品等,CODcr在68000mg/L左右。工艺蒸出水只占总水量的1/10,但浓度高、碱性强、毒性大,危害占到总量的70%,常规生化处理无法进行,且中和过程引进大量的酸根离子,造成二次污染。
国外固化剂企业一般是和化工原料生产企业结合在一起,是化工原料生产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固化剂生产废水可以融入化工原料生产废水之中,与其合并处理。大多数情况下,化工原料生产规模大,相应的废水排放量大,而固化剂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废水排放量小,二者混合后,盐含量被稀释,生产废水的处理难度大为降低,通常采用普通的生化工艺即可有效处理。
我国大多固化剂生产企业是单一的或是以固化剂为主的生产单位,因此需要单独处理生产废水或以生产废水为主的废水。目前国内大部分固化剂生产企业多采用废水稀释后进入常规污水处理厂处理。该方法占地面积大,废水处理成本高。而且,由于废水中含有很多大分子质量的油状有机物和碱、盐类物质,加大了污水处理难度,使得常规处理的方法很难彻底进行。通过技术查新可知,我国固化剂生产废水的处理技术还有以下几类:1.焚烧法。优点是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践经验,对污水的处理也比较彻底,但是此方案运行成本比较高,一般厂家无法接受。2. 膜蒸馏工艺。该法技术先进,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但目前对膜过程的理论认识还比较欠缺,膜生产技术还不成熟,缺乏稳定运行经验。3. 物化—生化相结合的方法。该法技术成熟,但运行成本高,废水中的有用物质不能得到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分质处理的高效节能的固化剂废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固化剂废水处理系统分为工艺蒸出水处理系统和工艺洗涤水处理系统。所述的工艺蒸出水处理系统包括蒸发器、碱回收炉、苛化池,所述的蒸发器、碱回收炉、苛化池按生产工序依次连接。所述的工艺洗涤水处理系统按生产工序依次连接有调节池、微电解池、芬顿催化氧化池、混凝沉淀池、配水井、UASB池、SBR反应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的碱回收炉与所述的UASB池之间有通热量的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废水处理系统与传统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废水处理系统构造示意图。
其中,1、蒸发器,2、碱回收炉,3、苛化池,4、调节池,5、微电解池,6、芬顿催化氧化塔,7、混凝沉淀池,8、配水井,9、UASB池,10、SBR反应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固化剂废水处理系统分为工艺蒸出水处理系统和工艺洗涤水处理系统。
对于固化剂工艺蒸出水,通过碱回收工艺回收废水中的碱,有机物燃烧产生蒸汽,作为热能加以利用。所述的工艺蒸出水处理系统包括蒸发器、碱回收炉、苛化池,所述的蒸发器、碱回收炉、苛化池按生产工序依次连接。碱回收工艺包括以下流程:蒸发→碱回收炉→苛化→碱回收。所述蒸发工段的主要目的是把废水蒸发浓缩成供碱炉燃烧用的合格超浓废液;废液经喷枪喷入碱回收炉,有机物燃烧产生蒸汽,同时生成以Na2CO3、NaOH为主要成分的浓缩液,蒸汽供洗涤废水厌氧处理加热使用,碱浓缩液进入苛化工段;碱浓缩液通过苛化,得到NaOH,供工艺生产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国瑞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国瑞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59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