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LED模组直接回传单点检测数据的可变信息标志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85923.9 | 申请日: | 2013-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9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泉;周旭;王占明;焦伟棋;李娜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族元亨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G09F9/3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李俊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led 模组 直接 传单 检测 数据 可变 信息 标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交通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采用LED模组直接回传单点检测数据的可变信息标志。
背景技术
LED灯是目前人们最常用的一种电子照明元件,由于其具有功耗低、性能稳定及体积小等特点,因此,其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可变信息标志上。国家所颁布的GB 23826-2009标准对LED模组发光像素的检测提出了具体的严格规定。目前,人们通常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是,将屏体最后一排模组通过单点检测板进行检测,然后将该检测的数据回传给分扫卡进行处理。由于LED模组所需要的排线不仅很多,而且很长,因此会导致LED模组的稳定性能较差,箱体内的布线也存在困难。同时,由于连接单点检测板到分扫卡的排线很长,因此线路压降较大,要使单点检测能够进行,就必须要提高电压,从而对设备的绝缘性能要求就较高,会极大的增加制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LED模组发光像素检测时所存在的LED模组性能较差、布线困难,以及对绝缘要求较高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克服以上缺陷的采用LED模组直接回传单点检测数据的可变信息标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采用LED模组直接回传单点检测数据的可变信息标志,主要由分扫卡,以及由一个以上的LED模组组成,且所有LED模组之间均通过插针相互连接;所述分扫卡通过排线与首排的LED模组相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每个LED模组上均设有14个插针头和14个插针孔。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突破了传统LED模组用长排线和单点检测板配合使用来进行像素检测的常规限制,直接在LED模组上设置14个插针,以此来进行数据回传,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排线的使用量,极大的提高了LED模组的稳定性能。
(2)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再使用单点检测板,不仅节约了硬件成本,使得线路更加简洁美观,而且还能节省装配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名称为:
1—分扫卡,2—LED模组,3—排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LED模组2的数量为一个以上,且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其组合成任意形状,如矩形、正方形或圆形等。
为了提高LED模组2的稳定性能,减少排线的使用量,本实用新型在每个LED模组2上均设有14个插针头和插针孔。每相邻两个LED模组2之间通过插针相互连接,以此便可以将LED模组2串接起来。而分扫卡1则通过排线3与首排的LED模组2相连接,即分扫卡1只需要通过排线3与串接的LED模组2的首个LED模组2连接即可。
通过以上方式,本实用新型便可以充分利用LED模组2的14根通道上的任意4根通道来进行单点检测数据的回传,从而克服传统方式所存在的各种缺陷。
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族元亨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族元亨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5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无线遥控装置的电动葫芦
- 下一篇:一种带有散热层的注塑机注射油缸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