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走三轮喷雾车的前驱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5872.X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7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科;邹玮璐;于晓明;左忠华;索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嘉华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2655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轮 喷雾 驱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保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走三轮喷雾车的前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三轮喷雾车是一款轻便、灵活的植保机械。现有技术的三轮喷雾车包括前驱动结构及通过转向机构连接的后车体。所述前驱动结构包括转向系统、行走箱及发动机。所述发动机靠支架安装在所述行走箱上,发动机则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由于支架采用平直结构,因此将发动机的底部都抬高到轮胎顶部之上,导致发动机重心抬高,首先驾驶员视线受到影响,其次是车辆行驶平稳性能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发动机重心较低和便于操作的自走三轮喷雾车的前驱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走三轮喷雾车的前驱动结构,包括行走箱、转向系统、发动机及发动机支架,所述发动机包括输出皮带轮,所述行走箱包括行走箱壳体,所述行走箱上设有离合器,第一动力输出轴,第二动力输出轴及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与轮胎制动鼓总成连接,所述转向系统的前端与所述行走箱壳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支架包括后水平段、中间下倾斜段及前水平段,所述后水平段与所述行走箱固定连接,所述发动机固定在所述前水平段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行走箱壳体和发动机支架之间还设有支撑杆。
进一步,所述发动机支架的下部还设有分苗器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驱动机构的重心,不仅使驾驶员视野更宽广,而且车辆运行平稳,也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在图1到图3中,1、转向系统;2、行走箱;3、离合器档把;4、变速档把;5、第一动力输出轴;6、发动机;7、发动机支架;8、输出皮带轮;9、分苗器支架;10、轮胎制动总成;11、后机架连接螺栓;12、第二动力输出轴;13、轮边副支撑;14、动力输入轴;15、方向盘连接杆;16、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自走三轮喷雾车的前驱动结构,包括行走箱2、转向系统1、发动机6及发动机支架7,所述发动机6包括输出皮带轮8,所述行走箱2包括行走箱壳体,所述行走箱上设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上设有离合器档把3,第一动力输出轴5,第二动力输出轴12及动力输入轴14,所述动力输入轴14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皮带轮8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12与轮胎制动鼓总成10连接,所述转向系统的前端与所述行走箱壳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支架7包括后水平段、中间下倾斜段及前水平段,所述后水平段与所述行走箱2固定连接,所述发动机6固定在所述前水平段上。
所述转向系统的后侧,设有连接后机架的后机架连接螺栓11。在与所述行走箱相对的轮胎另一面设有轮边副支撑13。
所述行走箱壳体和发动机支架7之间还设有支撑杆16。
所述发动机支架的下部还设有分苗器支架9。
在所述转向系统1上还设有方向盘连接杆15。
在所述行走箱上还设有变速档把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嘉华车辆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嘉华车辆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58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气筒布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汽车太阳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