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传感唤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4988.1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9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爱信雅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20 | 分类号: | G01J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传感 唤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线传感唤醒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线又称红外光,它具有反射、折射、散射、干涉、吸收等性质,任何物质,只要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都能辐射红外线,红外线传感器测量时不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传统的红外线传感唤醒装置存在灵敏度不够,反应不快等缺点,目前,很多电子设备都应用红外线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红外线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反相器、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放大器、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二电源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源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的正极端连接后接地,所述二极管的负极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放大器的正电源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功能实用、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传感,灵活度较好,反应迅捷,是一款值得推广应用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反相器IC、二极管D、发光二极管LED、放大器Y、第一信号输出端L1和第二信号输出端L2,第二电源VC2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放大器Y的输出端、反相器IC的输入端和第一信号输出端L1连接,反相器IC的输出端与第二信号输出端L2连接,第一电源VC1同时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二极管D的正极端连接后接地,二极管D的负极端同时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放大器Y的正电源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放大器Y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放大器Y的负极输入端同时与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端接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本传感器的LED是一个较大的发光二极管,外壳为红外线滤波材料,在较强照射下,可产生越670UA的信号,在二极管D和第二电阻R2咋在反相器IC的输入端产生18MV的电压差,当信号在第三电阻R3上产生的电压超过18MV时,可触发反相器,使之输出低电平,去唤醒主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爱信雅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爱信雅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49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的无线鼠标电路
- 下一篇:运输载具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