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使用铝箔复合玻璃纤维材料的音圈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4119.9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2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进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珀韵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2 | 分类号: | H04R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铝箔 复合 玻璃纤维 材料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圈骨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使用铝箔复合玻璃纤维材料的音圈骨架。
背景技术
音圈骨架是整个音圈的骨络,担负著把音圈产生的音源驱动力传输到振膜上成辐射扩散的责任,要求音圈骨架即轻,刚性又大,骨架内表面要平整光滑,经涂料处理后,还要耐高温。
在制作音圈骨架时,一般是采用金属铝材料或者玻璃纤维;金属铝材料的刚性够,但是金属铝材料做音圈骨架时,由于金属铝密度较大,造成音圈骨架本身的重量增加,并且用金属铝材料做音圈骨架会使得喇叭在运作时会产生涡流,造成喇叭工作的涡流损失。而玻璃纤维的密度只有1.5*103kg/m3 ,相比金属铝材料密度要小约45% ,采用该种材料做音圈骨架,由于玻璃纤维重量过轻,刚性比较差,喇叭在工作时高频表现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铝箔复合玻璃纤维材料的音圈骨架,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音圈骨架会造成喇叭工作的涡流损失或者高频表现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铝箔复合玻璃纤维材料的音圈骨架,包括有管状体,该管状体具有中空通孔,该管状体为铝箔复合玻璃纤维材料,该铝箔复合玻璃纤维材料包括有供音圈缠绕接触的铝箔层以及覆盖于铝箔层表面上的玻璃纤维层。
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层采用胶水以热压方式复合于铝箔层的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于铝箔层上覆盖玻璃纤维层,以此形成铝箔复合玻璃纤维材料,利用该种材料制作的音圈骨架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独采用金属铝材料或者玻璃纤维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兼顾了金属铝与玻璃纤维两者的音质特性,可大幅改善喇叭的音质,使高音更圆润,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铝箔复合玻璃纤维材料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管状体 11、铝箔层
12、玻璃纤维层 101、中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管状体10。
该管状体10具有中空通孔101,该管状体10为铝箔复合玻璃纤维材料,该铝箔复合玻璃纤维材料包括有供音圈(图中未示)缠绕接触的铝箔层11以及覆盖于铝箔层11表面上的玻璃纤维层12,该玻璃纤维层12采用胶水以热压方式复合于铝箔层11的表面上。
制作时,首先在铝箔层11的表面上用胶水以热压方式将玻璃纤维层12复合,厚度选择方面可将不同厚度的的表面上用胶水以热压方式将玻璃纤维层12复合,铝箔层11与玻璃纤维层12复合的关键点是复合后的材料需均匀、平整,无起泡、间隙、脱落,层间胶水要能承受-40℃~140℃、相对湿度RH 95% 以及100小时的测试。厚度选择方面可将不同厚度的铝箔层11及玻璃纤维层12进行复合,然后在铝箔层11表面上胶水,以用来绕音圈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通过于铝箔层上覆盖玻璃纤维层,以此形成铝箔复合玻璃纤维材料,利用该种材料制作的音圈骨架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独采用金属铝材料或者玻璃纤维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兼顾了金属铝与玻璃纤维两者的音质特性,可大幅改善喇叭的音质,使高音更圆润,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珀韵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珀韵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41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