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电机罐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3386.4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8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杨荣春;杨锐昌;熊胜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正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24 | 分类号: | B02C17/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地址: | 310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罐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研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小批量生产用超细研磨、混合的双电机罐磨机。
背景技术
罐磨机又叫滚坛机是实验室、小批量生产用超细研磨、混合设备。该机美观新颖,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磨细粒度均匀,是科研、教学、试验、生产的优选设备。可广泛在电子材料、磁性材料、生物医药、陶瓷釉浆、非金属矿、新型材料等行业使用。该机罐体由橡胶辊子托动做最佳转动,可使研磨罐体内的介质球形成倾流式运动分散物料,获得最佳的研磨效果,能较快的把物料磨细到微米级。现有的单电机双层橡胶辊的罐磨机虽然在小批量生产的中有着不错的生产效率,但是随着生产量的加大,由于罐磨机磨罐数量增加,整个机器的承载重量变大,使电机和传动三角带的负荷加大,会出现电机发烫甚至损坏,传动三角带磨损极具加快,加速断裂。这些情况的出现会降低生产效率。申请号03234736.7 、申请日2003-06-01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式改性沥青生产设备,包括依序相联的配料混合装置、研磨装置、孕育装置,各装置之间通过管道联接,管道上设有阀门;所述研磨装置的研磨机采用专用的高速剪切均化磨机;所述孕育装置设有至少两个并联的孕育罐。该专利中的研磨机与现有的罐磨机类似,但是仍然具有生产效率不高,电机负荷大的缺陷。另外,罐磨机的罐体在由橡胶辊子托动做转动时,容易发生位置偏移,因此需要对其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小批量生产用超细研磨、混合的双电机罐磨机,该双电机罐磨机效率高,电机负荷相对较小,且罐体在转动时不易发生位置偏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电机罐磨机,包括工作台和工作台上安装的橡胶辊,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上、下两层橡胶辊安装架,每层橡胶辊安装架上至少安装有两根橡胶辊,每个橡胶辊的两端通过固定轴承安装在橡胶辊安装架上,上、下两层橡胶辊安装架上的橡胶辊分别由两台电机驱动;所述的橡胶辊外表面轴向上设置有若干条线性的凹槽,橡胶辊的两端各安装一个限位塞。橡胶辊外表面轴向上设置的凹槽用于增加橡胶辊与罐磨机的罐体之间的摩擦力,限位塞用于防止罐体在橡胶辊上滑动,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罐体在转动时不易发生位置偏移。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塞为橡胶件,套在橡胶辊的端部并与橡胶辊固定。限位塞主要起限位作用,套置在橡胶辊的端部,限位塞的长度根据罐体的尺寸来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机为三相电机。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与橡胶辊之间通过三角带传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下两层橡胶辊安装架上各安装有3根橡胶辊,每层橡胶辊安装架上位于中间的橡胶辊由电机驱动转动,位于两侧的橡胶辊由位于中间的橡胶辊带动进行从动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凹槽在橡胶辊外表面呈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罐磨机上进行了改进,额外增加一台三向异步电机,直接带动上层橡胶辊安装架中间的橡胶辊,原有的电机就控制带动下层橡胶辊安装架中间的橡胶辊,降低了电机和三角带的负荷,同时也较大地挺高了工作效率。该双电机罐磨机效率高,电机负荷相对较小。橡胶辊外表面轴向上设置的凹槽用于增加橡胶辊与罐磨机的罐体之间的摩擦力,限位塞用于防止罐体在橡胶辊上滑动,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罐体在转动时不易发生位置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橡胶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橡胶辊,3、橡胶辊安装架,4、固定轴承,5、电机,6、三角带,7、凹槽,8、限位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正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正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33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