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加热低温直接轧制小方坯生产钢筋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2646.6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8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许宏安;杜忠泽;王快社;杨伟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交通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17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1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低温 直接 轧制 小方坯 生产 钢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加热低温直接轧制小方坯生产钢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钢筋生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冷装,即连铸坯经连铸机拉出后从冷床下料存入坯料库,再从坯料库搬运至轧钢车间后送入加热炉加热,然后热送至轧机进行高温轧制;一种是热送热装,即从连铸机拉出后通过热送辊道直接送至轧钢车间的加热炉进行加热,然后再送入轧机中进行高温轧制。这两种生产方式均需要对坯料进行二次加热,不但增加了对加热设备及燃料的投资,增加能耗及人力等生产成本,而且也增加了金属的消耗,同时也会占用更大的场地面积。连铸连轧是目前轧钢领域公认的经济、有效的生产工艺,其在板材和带材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钢筋生产领域的应用还未见报道。中国专利1“一种长型材连铸连轧的生产设备”(申请号:200910191118.6,公开号:101693254A,公开日期:2010年4月14日)和中国专利2“生产长材的连铸连轧装置和方法”(申请号:201210272657.4,公开号:102764762A,公开日期:2012年11月7日)提出了长材连铸连轧设备和方法,其中专利1在生产线上增加了第一感应加热装置和第二感应加热装置对连铸坯料进行补热,而专利2则是在连铸机后的辊道下方设置加热装置对坯料进行加热。这两种装置和方法虽然节省了冷坯料的二次加热工序,省去了对加热炉的建设投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但却需要后续补热装置的建设,依然需要耗费大量燃料或能量,而且坯料加热时间越长,氧化烧损越厉害,金属的收得率就越低, 严重降低了企业的收益率。另外,该两种装置和方法均属于高温轧制,终轧温度高于钢筋再结晶温度,对产品最终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加热低温直接轧制小方坯生产钢筋的装置,解决了钢筋生产能耗高问题,使钢筋的生产成本和能耗降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连铸机、出坯辊道、横向调配装置以及轧线,所述连铸机为多流连铸机,每流出口处设置有出坯辊道,出坯辊道的末端设置有可横向调配坯料的横向调配装置,在横向调配装置与出坯辊道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条轧线。
所述轧线包括与出坯辊道对应的输送辊道,输送辊道的末端设置有轧机,其中,出坯辊道与输送辊道的上方均设置有保温罩。
所述连铸机的切割机到轧机的距离为d,d≤300m。
所述横向调配装置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下料台架。
所述每流出坯辊道和输送辊道为变频辊道。
所述连铸机为多流连铸机,拉钢速度为2~4m/min。
所述轧机为能够满足低温轧制要求的高强度轧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无加热低温直接轧制小方坯生产钢筋的装置,由于采用变频输送技术,并在出坯辊道和输送辊道上方设置有保温罩,使得连铸坯在进入轧机前,无需二次加热炉及其他辅助加热设备,缩短了生产线的长度,实现了钢筋的紧凑式生产,设备简单,减少占地面积,节省了加热设备、燃料和人力的 投资,有效减小金属氧化烧损量和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劳动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另外,该装置采用低温直接轧制,轧制温度和终轧温度较低,可有效减小动态再结晶和静态再结晶对金属晶粒细尺寸的不利影响,产品力学性能优异。
进一步的,所述连铸机为多流连铸机,出坯辊道和输送辊道均为变频输送辊道,并且配有保温罩,从而缩短了连铸坯的输送时间,减少了连铸坯在运送过程中的热量损耗,连铸坯是断面尺寸为120mm×120mm~160mm×160mm,长度为3~9m的小方坯,可有效解决坯料温降大,轧制困难,产品性能波动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连铸机,2是出坯辊道,3是横向调配装置,4是输送辊道,5是轧机,6是保温罩,7是下料台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26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轧机压紧缸装置更换系统
- 下一篇:粒状物料表面粉尘去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