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薄型按键模块的发光键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2096.8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6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华清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705 | 分类号: | H01H13/705;H01H13/83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静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按键 模块 发光 键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键盘,尤指一种键盘部一体成形以方便组装的发光键盘。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见的键盘产品,为因应不同消费市场的需求,各家厂商分别推出整合有发光模块以产生照明效果的发光键盘,以吸引消费者目光,并以此附加特点增加消费者购买意愿。在强调发光功能的同时,业者亦致力于研发可降低键盘模块整体厚度的结构设计,使其可广泛应用于如笔记型电脑或强调轻薄设计的桌上型键盘上。
习用发光键盘结构如美国发明专利第US8,319,130、US7,939,773、US6,217,183等专利案所披露,习用发光键盘具有一键帽、一受这些键帽触发产生指令信号的电路板、一设置于该电路板一侧的基板,以及一两端分别连接该键帽与该基板的连动机构。该发光键盘架构中,该键帽受力朝该电路板方向位移时,该连动机构受压迫而向下触压该电路板上的一电路开关,使该电路开关导通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当该键帽所受按压的作用力消失时,该连动机构则提供该键帽一回弹力道推顶该键帽脱离该电路板而相对该电路板具有一高度。然而,该连动机构始终具有一定的结构厚度,纵使该连动机构受该键帽连动而产生压缩,其仍具有一定的厚度,使该发光键盘的薄型化仍然受限于该连动机构而无法进行更进一步的改良。
为克服该连动机构所衍生的问题,也有厂商提出一键盘结构设计,如中国台湾第M434979号专利所披露,其是以一第一支撑件及一第二支撑件组合形成一V字型结构,通过该V字型结构的设计解决习用该连动机构X字型结构所带来的厚度问题。然而M434979号专利虽然可降低该发光键盘的厚度,但实质上仅是将该连动机构以另一型态实施于该键盘之中,所能产生的薄型化效果仍然有限,且该第一支撑件与该第二支撑件的设置,实际上不利于该键盘的组装,使该键盘组装的步骤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习用发光键盘无法具体薄型化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薄型按键模块的发光键盘。该发光键盘具有一薄型按键模块、一导光电路板以及一底板。该薄型按键模块包含一具有多个键帽装配孔的支撑框体、多个分别对应每一个该键帽装配孔设置的键帽体,每一个该键帽体具有四条边及四个端角,每一边面对该键帽装配孔具有一第一壁面,每一该键帽装配孔面对该边具有一第二壁面,且键帽体相对该键帽装配孔的任三边具有一连接于该第一壁面及该第二壁面的移动臂,该键帽体、该键帽体的该移动臂及该支撑框体为一体射出构成,且每一个该移动臂具有一与每一个该键帽体的该端角连接的第一连接段以及一与该第一连接段连接于一第一弯折点的第二连接段,且该第二连接段朝每一个该键帽体的相邻的端角延伸以与该键帽装配孔的该第二壁面连接。该导光电路板设置于该薄型按键模块的下方,导光电路板具有一上导光部以及一下导光部,该上导光部的与下导光部相对的表面设有一第一电路层且该下导光部的与上导光部相对的表面设有一第二电路层,该第一电路层与该第二电路层之间对应于每一个该键帽体的位置处具有一指令触发开关,该上导光部相对该第一电路层的另一侧具有一第一遮蔽层,该下导光部相对该第二电路层的另一侧具有一第二反射层,该第一遮蔽层与该第二反射层之间形成一光学通道,且该第一遮蔽层包含至少一透光区域,所述透光区域对应于该键帽体以供在该光学通道内传导的光线朝该键帽体的位置投射。该底板对应于该导光电路板设置。
于一实施例中,该上导光部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遮蔽层的下方的第一反射层。更进一步地,该下导光部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二反射层的下方的第二遮蔽层。
于一实施例中,该导光电路具有一设置于该上导光部与该下导光部之间的隔板,该隔板具有一对应于每一个该指令触发开关开设的开口。
于一实施例中,该导光电路板设置于该底板的上方。
于一实施例中,该导光电路板设置于该底板的下方。
于一实施例中,每一个该移动臂具有一连接该第二连接段并以一第二弯折点向该键帽装配孔的该第二壁面连接的第三连接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20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