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较好除尘效果的球团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1667.6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0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魏宁刚;卢建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嘉惠矿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2 | 分类号: | B01D45/02;B01D45/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540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较好 除尘 效果 球团竖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团竖炉,尤其是一种具有较好除尘效果的球团竖炉。
背景技术
竖炉下部出料点是球团生产中的重点粉尘污染区域。竖炉下部排出的成品球团矿温度一般在500~700℃,并挟裹大量高温粉尘,加上冷却风中的部分下行风作用,使该区域成为高温粉尘区,环境十分恶劣。
传统的除尘方法是直接通过除尘罩和管道将高温含尘气体收入管道,但由于竖炉下部排矿口含尘气体温度较高,大于500℃,受上升高温气流托举,部分大颗粒粉尘很容易被吸入除尘管道,而随着含尘气体温度迅速下降,大颗粒粉尘便下沉在管道中堆积起来,造成除尘管道堵塞而丧失除尘效能,这正是造成许多除尘设施新装时有效而后逐渐失效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除尘效果且不会造成除尘管道堵塞的球团竖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较好除尘效果的球团竖炉,包括除尘罩和除尘管,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除尘罩和除尘管之间设置有降尘箱;降尘箱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除尘罩与进风口通过进风管相连通,除尘管与出风口通过出风管相连通。
所述降尘箱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下部的“漏斗状”积灰斗;
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箱体上部且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积灰斗的大端与箱体底端连接,其小端设置有双层重力卸灰阀;
所述箱体内竖直设置有阻流板,将箱体分隔为相邻的进风室和出风室,所述出风室的横截面积大于进风室横截面积,所述进风室和进风口相连通,
所述进风室的宽度为450mm-750mm,出风室的宽度为900mm-1500mm,所述阻流板的高度为2500mm-35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球团竖炉出料口设置有除尘箱,该除尘箱的进风口与设置于出料口上的除尘罩连通,出风口与除尘管道连通,利用“重力+惯性”除尘的原理,使高温环境中收入的大颗粒粉尘迅速沉降并自动排出,无运行费用,无需专人管理,有效解决了除尘管道逐渐堵塞失效的难题,长期使用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降尘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尘罩,2.除尘管,3. 进风口,4. 出风口,5. 箱体,6.积灰斗,7. 双层重力卸灰阀,8. 阻流板,9. 进风室,10. 出风室,11.进风管,12出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较好除尘效果的球团竖炉,包括除尘罩1和除尘管2,所述除尘罩1和除尘管2之间设置有降尘箱,降尘箱必须尽量靠近收尘点;降尘箱上具有进风口3和出风口,除尘罩1与进风口3通过进风管11相连通,除尘管2与出风口4通过出风管12相连通。
参见图2, 降尘箱包括箱体5和位于箱体5下部的“漏斗状”积灰斗6;积灰斗6的大端与箱体5底端连接,其小端设置有双层重力卸灰阀7;箱体5内竖直设置有阻流板8,将箱体5分隔为相邻的进风室9和出风室10,出风室10的横截面积大于进风室9横截面积,所述进风室9和进风口3相连通,出风室10与出风口4相连通,进风室9和出风室10的下部相连通,进风管水平段不大于两米。
实际使用中,优选进风室9的宽度为600mm,出风室10的宽度为1100mm,阻流板8的高度为300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降尘箱出风口4与除尘管相连接,在箱体1内负压作用下,高温含尘气体经过进风管11被吸入降尘箱进风室9内,在阻流板8处改为向下运动,在下行气流和重力的双重作用下,粉尘颗粒获得一定向下方向的速度,当气流越过阻流板8进入出风室10改为向上流动时,由于出风室10截面积大于进风室9的截面积,使风速下降,较大颗粒粉尘在向下速度惯性和重力双重作用下,与气流分离落入积灰斗6内,只有细颗粒粉尘随气流通过出风口2进入除尘管,不致造成除尘管堵塞。
当积灰斗6内粉尘堆积到一定高度时,粉尘自身重力克服双层重力卸灰阀6外挂重锤(可调节)的阻力,自动打开阀门排岀积灰,双层重力卸灰阀7可防止排灰过程中的有害漏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嘉惠矿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嘉惠矿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16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聚丙烯消音管件
- 下一篇:过滤器外框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