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平面闸门的节间充水平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1025.6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6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7/20 | 分类号: | E02B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平面 闸门 节间 水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平面闸门的节间充水平压装置,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闸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平面事故闸门的运行工况为动闭静启,需在静水中启闭,在开启闸门时,一般需采用充水阀、旁通阀或节间充水装置进行充水平压。目前,对于采用节间充水装置平压的闸门,一般是在上、下节门叶上设置吊板,然后在上、下节门叶之间每边通过两套节间连接板与吊板对位后采用两套销轴装置连接,由于节间连接板的重量较重,因此装配及拆卸节间连接板的程序较繁琐,且采用两套销轴装置连接,使得投资有所增加,因此对于现有技术采用节间充水装置平压还不够理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平面闸门的节间充水平压装置,该节间充水平压装置仅需在上、下节门叶间设置上、下吊板装置,用一套销轴装置即可实现上、下节门叶的连接及闸门的节间充水平压,无需设置节间连接板,投资较省,且装配及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平面闸门的节间充水平压装置,包括上节门叶及下节门叶,所述上节门叶上设置有上吊板装置,下节门叶上设置有下吊板装置,所述上吊板装置与下吊板装置之间采用一套销轴连接。
所述上吊板装置设计成双板型上吊板结构。
所述双板型上吊板结构包括两块上连接板A及分别置于上连接板A两侧的上轴承板A,在上连接板A及上轴承板A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销轴的轴孔。
所述下吊板装置设计成双板型下吊板结构。
所述双板型下吊板结构包括两块下连接板A及分别置于下连接板A两侧的下轴承板A,在下连接板A及下轴承板A上设置有位置和大小相对应的长圆吊孔。
所述双板型下吊板结构的内开档尺寸比双板型上吊板结构的外开档尺寸大1~5mm。
所述上吊板装置设计成单板型上吊板结构。
所述单板型上吊板结构包括一块上连接板B及分别置于上连接板B两侧的上轴承板B,在上连接板B及上轴承板B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销轴的轴孔。
所述下吊板装置设计成单板型下吊板结构。
所述单板型下吊板结构包括一块下连接板B及分别置于下连接板B两侧的下轴承板B,在下连接板B及下轴承板B上设置有位置和大小相对应的长圆吊孔。
所述单板型下吊板结构与单板型上吊板结构的间隙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面闸门节间充水平压装置,其优点在于:
(1)取消了现有技术分别夹在上、下节门叶吊板上的节间连接板及1套连接销轴装置,直接通过设置在下节门叶上的下吊板装置伸入设置在上节门叶上的上吊板装置外侧,通过1套销轴装置即可实现上、下节门叶之间的连接,装配时仅在上、下吊板装置对位后穿销轴即可完成,装配及拆卸方便快捷,且节省投资;
(2)根据闸门的规模大小,通过在上、下吊板装置之间留有1~5mm间隙,便于装配;
(3)由于在下吊板装置的下连接板上部及下轴承板上开与上节门叶小开度充水行程相同的长圆吊孔,实现了闸门的节间充水平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双板型上吊板结构与双板型下吊板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双板型上吊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双板型下吊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B-B向视图;
图11为实施例二中单板型上吊板结构与单板型下吊板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左视图;
图13为实施例二中单板型上吊板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左视图;
图15为实施例二中单板型下吊板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左视图。
图中:1-上节门叶,2-双板型上吊板结构,3-下节门叶,4-双板型下吊板结构,5-销轴,6-轴孔,7-长圆吊孔,8-单板型上吊板结构,9-单板型下吊板结构,21-上连接板A,22-上轴承板A,41-下连接板A,42-下轴承板A,81-上连接板B,82-上轴承板B,91-下连接板B,92-下轴承板B。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10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骨骼畸形器
- 下一篇: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