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纤维增强材料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1012.9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5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苗鲁浜;吴浙敏;刘新江;卢锦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智高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06 | 分类号: | B29C7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纤维 增强 材料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纤维增强材料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有使用通用塑料(熔点在255℃以下的材料)的连续纤维增强材料的设备(不包含聚甲醛材料),而对于熔点在255℃以上的材料的加工设备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目前通用塑料(熔点在255℃以下材料)的连续纤维增强材料的制备是依靠增加纤维在熔融态塑料原料的停留时间而达到纤维浸渍完善的效果。纤维浸渍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连续纤维增强材料加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连续纤维增强材料加工装置,其包括依序布置的以下构件:
可提供复数根连续纤维的放纱架(1);
接收来自放纱架的连续纤维的退捻机(2);
用于对纤维进行浸渍的浸渍装置(3);
用于牵引纤维的牵引机(4);以及
用于将牵引机输出的纤维进行切粒的切粒机(5);
其特征在于,该浸渍装置为模具件,其具有:
复数条供纤维通过的曲线和/或直线流道(30);
通向流道的树脂混合物入料口(31),其设于模具件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
自上而下贯通流道的若干增压滤孔(32),相邻增压滤孔是相通的且增压滤孔的上和/或下端具有与入料口相通的平流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
熔体泵(6),其出口端接于浸渍装置的树脂混合物入料口;
螺杆挤出机(7),其出口端接于熔体泵的入口端,螺杆机具有接收物料的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浸渍装置与螺杆挤出机安装于同一水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浸渍装置、螺杆挤出机安装有加热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流道由N个上弧形通道和N′个下弧形通道交错布置而成,这里的N和N′的取值范围为1~20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浸渍装置在垂直于流道延伸方向的本体上设有M个流道,这里的M的取值范围为1-50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增压滤孔直径为0.5mm-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浸渍装置中单一流道在流道延伸方向上设有5-300个增压滤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浸渍装置中单一流道在其纵向方向设有1-20个增压滤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流道的高度H为0.8mm-4mm,宽度D为5mm-2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流道曲线采用连续椭圆相切制的曲线,该椭圆长短径比大于1:2。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流道的椭圆长径比等于横向总长除以{(N+N′)-4}或{(N+N′)-6}。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浸渍装置与牵引机之间安装有对连续纤维进行降温的风冷/水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连续纤维增强材料加工装置(以下简称该装置)可以较好地加工熔点在255℃以上高温塑料连续纤维增强材料。该装置可以对熔点低于255℃的聚甲醛材料进行连续纤维增强材料的制备。
(2)该装置可以更好的对纤维进行浸渍处理,使得纤维与塑料之间形成良好的相容效果,有效地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
(3)高温塑料及聚甲醛材料由于加工温度、粘度、分解温度的原因使其在高温状态下不能以熔融态长时间停留,否则会造成材料老化降解,而该装置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该装置可以减少纤维浸渍时间,并且可以让高温材料以及聚甲醛的加温部分停留时间减少,达到可以连续生产连续纤维增强(熔点在255℃以上)热塑性工程塑料以及聚甲醛增强材料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连续纤维增强材料加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连续纤维增强材料加工装置中加工模具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连续纤维增强材料加工装置中加工模具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智高贸易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智高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10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