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换连接的阵列式COB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0746.5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7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闵海;夏正浩;罗明浩;林威;俞理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光圣半导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6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成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换 连接 阵列 cob 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封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换连接的阵列式LED灯的COB光源。
【背景技术】
LED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高效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具有光效高、寿命长、不易破损、开关速度高、可靠性高、体积小等优点。目前,由于LED光效的大幅提升和产品成本的有效降低,使得LED在每千流明的购入价格上与传统光源越来越接近,可以预见LED光源在照明显示背光等领域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类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LED照明技术越来越成熟。随着人们对照明要求的提升,要求光源不应仅具备能亮的功能,同时应具备方便实用、节能环保的功能,并可以使用灯光营造出不同的氛围,由此,定制化设计的LED光源应运而生。目前,白光LED主要采用蓝光LED激发黄色荧光粉混合产生白光,其缺少红光和绿光波段,一般采用增加红光芯片对白光的色温进行简单调节,但缺少红绿蓝等单色光的变换调节功能。因而在LED使用过程中,当需要进行改变灯光色彩实现不同照明需求时,只有切换不同的照明灯具来实现,资源浪费严重。现今,LED的COB封装作为一种常用的模组集成封装方式,以其散热性能优越、制造成本低、光线均匀及应用方便等优点而受封装企业追捧。因此,在COB光源内集成多种颜色的LED, 并通过外置电路的切换实现色彩可调的LED光源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换连接的阵列式COB光源,通过外置电路的切换实现LED光源的色彩调节,满足人们对光源的定制化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可变换连接的阵列式COB光源,其包括COB基板、LED芯片和封装胶,其特征是所述的COB基板具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第五电极、第六电极及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第五电极、第六电极连接的第一引脚端、第二引脚端、第三引脚端、第四引脚端、第五引脚端、第六引脚端,所述LED芯片为多焊盘LED芯片,所述的LED芯片包括有第一红光LED芯片、第二红光LED芯片、第三红光LED芯片、第四红光LED芯片、第五红光LED芯片、第六红光LED芯片、第七红光LED芯片,第一蓝光LED芯片、第二蓝光LED芯片、第三蓝光LED芯片、第四蓝光LED芯片、第五蓝光LED芯片和第一绿光LED芯片、第二绿光LED芯片、第三绿光LED芯片、第四绿光LED芯片、第五绿光LED芯片、第六绿光LED芯片、第七绿光LED芯片,所述的多片红光LED芯片、多片蓝光LED芯片和多片绿光LED芯片采用阵列式连接。
如上所述的可变换连接的阵列式COB光源,其特征在是红光LED芯片、蓝光LED芯片和绿光LED芯片的正负极焊盘数均不少于2个。
如上所述的可变换连接的阵列式COB光源,其特征在是所述的红光LED芯片、蓝光LED芯片和绿光LED芯片采用倾斜放置,芯片正、负极连线210与基板正负极连线110间夹角为30°至90°。
如上所述的可变换连接的阵列式COB光源,其特征在是所述的红光LED芯片、蓝光LED芯片和绿光LED芯片同时进行芯片的串、并联连接。
如上所述的金属导线连接方式为电极与第一红光LED芯片正极相连、第一红光LED芯片负极与第二红光芯片正极相连、第二红光芯片负极与第三红光芯片正极相连、第三红光芯片负极与第一绿光芯片正极相连、第三红光芯片负极同时与电极相连、第一绿光芯片负极与第二绿光芯片正极相连、第二绿光芯片负极第三与绿光芯片正极相连、第三绿光芯片负极与第四绿光芯片正极相连、第四绿光芯片负极与第一蓝光芯片正极相连、同时电极与第一蓝光芯片正极相连、第一蓝光芯片负极与第二蓝光芯片正极相连、第二蓝光芯片负极与第三蓝光芯片正极相连、第三蓝光芯片负极与第四蓝光芯片正极相连、第四蓝光芯片负极与第五蓝光芯片正极相连、第五蓝光芯片负极与第四红光芯片正极相连、第五蓝光芯片负极同时与电极相连、第四红光芯片负极与第五红光芯片正极相连、第五红光芯片负极与第六红光芯片正极相连、第六红光芯片负极与第七红光芯片正极相连、第七红光芯片负极与第五绿光芯片正极相连、同时电极与第五绿光芯片正极相连、第五绿光芯片负极与第六绿光芯片正极相连、第六绿光芯片负极与第七绿光芯片正极相连、第七绿光芯片负极与电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光圣半导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山市光圣半导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07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