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绞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80630.1 | 申请日: | 2013-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2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姚金虎;洪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蒙山县五丰丝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47/24 | 分类号: | D03D47/24;D03D4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5467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绞装置。
背景技术:
剑杆织机是目前纺织行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无梭织机,它除了具有无梭织机高速、高自动化程度、高效能生产的特点外,其积极引纬方式也具有很强的品种适应性,能适应各类纱线的引纬,加之剑杆织机在多色纬织造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生产多达16色纬纱的色织产品。随着无梭织机取代有梭织机,剑杆织机将成为机织物的主要生产机种,尤其是用于生产高档弹力宝绸缎面料的常规设备。但现有技术中在利用剑杆织机生产高档弹力宝绸缎面料的时候,常常会由于高档弹力宝绸缎面料的经密较密而造成断头的现象,影响了成品的质量和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减少断头,提高成品质量和品质的通绞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通绞装置:它包括后梁、停经架、绞棒、综框和机架,所述后梁、停经架和综框分别安装于机架,所述绞棒与后梁连接,所述绞棒设置于后梁与停经架之间。
所述绞棒为圆柱形中空结构。
所述绞棒与综框的距离为65~75厘米。
所述绞棒通过柔性绳索与后梁连接。
所述绞棒的直径为1.6~2厘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中的通绞装置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剑杆织机采用了设置有绞棒的通绞装置,在织造高档弹力宝绸缎面料时,即使面料的经密达到了124.5根/厘米,在绞棒的勤通绞作用,使得经丝穿过时非常顺畅,最终减少了断头的现象,提高了成品的质量和品质。
作为优选,所述绞棒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既节约了成本,也减轻了机架的负重。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绞棒与综框的距离为65~75厘米,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使绞棒通绞的效果更明显。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绞棒通过柔性绳索与后梁连接,连接方式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拆卸。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绞棒的直径为1.6~2厘米,既达到了勤通绞的效果,又不会延长经丝的运动轨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后梁,2、停经架,3、绞棒,4、柔性绳索,5、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绞装置,它包括后梁1、停经架2、绞棒3、综框和机架5,所述后梁1、停经架2和综框分别安装于机架5,所述绞棒3与后梁1连接,所述绞棒3设置于后梁1与停经架2之间。所述绞棒3为圆柱形中空结构,当然,所述绞棒3的形状并无严格限制,以易加工易使用为标准,比如,所述绞棒3的形状也可以为椭圆柱形中空结构。所述绞棒3与综框的距离为65~75厘米,具体来说,所述绞棒3与综框的距离为70厘米。所述绞棒3通过柔性绳索4与后梁1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东西进行连接,比如所述绞棒3通过钢丝与后梁1连接。所述绞棒3的直径为1.6~2厘米,具体地说,所述的绞棒3为1.8厘米。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蒙山县五丰丝绸有限公司,未经蒙山县五丰丝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0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长形窄幅织物的浸渍涂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锭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