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四向移动的简易汽车头枕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8793.6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3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姜银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岱美汽车内饰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潘志龙 |
地址: | 20120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简易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头枕,特别是公开一种能四向移动的简易汽车头枕。
背景技术
由于乘客对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座椅头枕发展迅速,为满足不同身高乘客的需求,现在的汽车座椅都能实现位置调节,从而使不同身高的人获得满意的舒适性。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是两方向头枕,该种类型的头枕可沿头枕杆进行上下两方向的调节。但不能进行前后方向调节,仍不能满足乘客对舒适性的要求。基于两方向头枕,市场上又出现了两种结构的四方向头枕。一种头枕是能过旋转泡沫体,将头枕可沿头枕杆泡沫的顶部朝前移动,从而达到了前后调节的目的,但该结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四方向头枕,这种头枕向前调节后,乘客头部只与头枕的前部接触,使得接触面积大减小,不能完全满足乘客的舒适性要求。另外一种头枕则避免了旋转头枕与乘客头部接触面积小的缺陷,该头枕将头枕泡沫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为泡沫部分,后部为支撑部分,整个头枕可沿头枕杆作上下方向调节,同时头枕前部又可沿支撑部分作前后调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四方向调节功能。但是,该头枕结构太过复杂,成本太高,体积太大,致命的缺陷是可调节范围太小以及耐冲击强度较弱,可靠性和耐久性较差。再后来又出现了一种带按钮能上下移动的汽车座椅头枕,如专利申请号为201220281721.0,名为《一种带按钮能上下前后移动的汽车座椅头枕》,这种汽车座椅头枕结构相对简单,整个头枕泡沫体能沿头枕杆作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移动,但是这种头枕机构庞大,使得整个头枕的尺寸太大,造成资源的浪费,造成了汽车空间的浪费,同时为保证功能的前提下不能保证美观,给外观设计带来不少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所占空间小、装配简单、调节范围大、耐冲击强度更高的能四向移动的简易汽车头枕。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能四向移动的简易汽车头枕,包括前壳体3、后壳体1、下壳体10、头枕杆2、推动机构;所述头枕杆2由第一竖向杆体211、第二竖向杆体212、第三横向杆体213组成,所述第三横向杆体2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向杆体211的顶端、第二杆体212的顶端相连,所述头枕杆2的正面形状为倒“U”形,所述第一竖向杆体211、第二竖向杆体212上分别设有头枕杆槽19;所述下壳体10呈开口向上的盒体,所述下壳体10套在所述第一竖向杆体211和第二竖向杆体212上,所述头枕杆2的上部位于所述前壳体3、后壳体1之间,所述推动机构、前壳体3的下端、后壳体1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壳体10内;所述前壳体3、后壳体1的两边分别设有导向柱移动孔13、所述导向柱移动孔13内设有可沿导向柱移动孔13滑动的导向柱4,所述导向柱4的两端固定在所述下壳体10上,所述导向柱4分别与所述第一竖向杆体211、第三横向杆体213在空间上互相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矩形推动框7、复位弹簧6、推动按钮11,所述矩形推动框7套在所述第二竖向杆体212上,所述矩形推动框7的一侧嵌有带齿槽20的前后移动齿条5,所述前后移动齿条5与所述导向柱4相互平行;所述后壳体1的下方中部设有门型槽14,所述门型槽14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卡嵌在所述齿槽20内的定位块9;所述矩形推动框7上设有弹簧定位柱15,所述下壳体10上设有弹簧支承柱21,所述复位弹簧6的两端被所述弹簧定位柱15、弹簧支承柱21固定;所述推动按钮11位于所述下壳体10的右侧,且推动按钮11从外向内穿过所述下壳体10的右侧与所述矩形推动框7相接触;当所述推动按钮11按动时,所述推动按钮11带动所述矩形定位框7向左移动,所述复位弹簧6被迫压缩,由于所述前后移动齿条5固定在矩形推动框7上,因此所述前后移动齿条5也随矩形推动框7向左移动,使得所述定位块9脱离所述齿槽20;当所述推动按钮11复位时,所述复位弹簧6复位,所述矩形推动框7在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所述前后移动齿条5随矩形推动框7一起向右移动,使得所述定位块9卡入所述齿槽20内。
所述前后移动齿条5上设有2~5个齿槽20,形成2~5个前后方向上的移动档位。
所述第一竖向杆体211、第二竖向杆体212上的头枕杆槽19分别为2~6个,形成2~6个高度调节档位。
所述复位弹簧6为螺旋弹簧柱。
本实用新型是在专利申请号为201220281721.0,名为《一种带按钮能上下前后移动的汽车座椅头枕》的基础上,对其结构进行进一步简化,降低工艺难度和制造成本,并保证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前、后、上、下的四向移动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岱美汽车内饰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岱美汽车内饰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87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置选项的方法和成像设备
- 下一篇:婴儿汽车安全座椅的按钮式安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