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容器大流量液体消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8547.0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8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四化;张宏峰;马俊;洪浩;毛剑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明泰流量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流量 液体 消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流量标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在水流量标准装置中的容器大流量液体消气器。
背景技术
通常在水流量标准装置中的容器壁上安装有玻璃管,玻璃管的高度与标准容器的高度相平行。水流量装置启动后,会有大量的水冲进容器中进入玻璃管,从而产生大量气泡混合在水中。当有水流经过液位光电,装置就停止运作。由于气泡的存在,使得进入玻璃管的液体呈现断层,在气泡减少后,玻璃管的液位就会下降,这达不到液位光电的水位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水流量标准装置存在着容易产生大量气泡,导致玻璃管液位在气泡消除之后达不到液位光电的水位要求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可更好的达到消除玻璃管中的大量气泡,实现保证在消除气泡之后能可靠达到液位光电的水位要求的容器大流量液体消气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容器大流量液体消气器,其特征在于:在玻璃管的底部连接有消气器壳体,在消气器壳体的腔体内设有至少一层消气网, 消气器壳体底端设有连接管底端接口。消气网可最大程度上达到消除气泡的效果,解决了水流液位达不到液位光电的水位问题,使容器中的液位符合水流量标准装置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的消气器壳体的腔体内设有2~4层消气网,每层消气网之间彼此隔开高度空间距离。提高消除气泡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消气器壳体的腔体内设有上下二层锥形消气网。水气泡流经消气壳体,经过锥形消气网,消除水中的气泡,使到达液位光电的液体不回流;锥形消气网更大程度上达到提高消除气泡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下二层锥形消气网的锥形尖头部分彼此相对朝向的设置在消气器壳体的腔体内。相对朝向的锥形消气网进一步的更大程度上达到提高消除气泡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玻璃管的底部设有玻璃管压帽,消气器壳体通过玻璃管压帽与玻璃管相安装连接在一起。提高消气器壳体与玻璃管之间的安装连接牢固可靠、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消气器壳体为中部圆柱状,上下两端为梯形状的腔体。提高消气器壳体腔体对消除气泡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消气器壳体整体采用不锈钢材质结构。提高消气器壳体整体的耐腐蚀性及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最大程度上达到消除气泡的效果,达到消除玻璃管中的大量气泡,解决了水流液位达不到液位光电的水位问题,使容器中的液位符合水流量标准装置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容器大流量液体消气器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容器大流量液体消气器,在玻璃管10的底部连接有消气器壳体20,玻璃管10上安装有液位光电12,在消气器壳体20的腔体内安装有至少一层消气网30, 消气器壳体20底端设有连接管底端接口23,水气泡从水气泡进口端22处进入消气器壳体20的腔体内部,经过消气网30的消气后,有效的保证了气泡消除之后玻璃管10内的液位达到液位光电12的水位要求,从而使容器中的液位符合水流量标准装置的要求。优选的将消气器壳体20的腔体内采用安装有消气器壳体20的腔体内安装有2~4层消气网30,每层消气网30之间彼此隔开高度空间距离。进一步优选的消气器壳体20的腔体内安装有上下二层锥形消气网30。在控制消气网的使用层数成本的基础上,可更进一步达到提高消除气泡的效果;上下二层锥形消气网30的锥形尖头部分彼此相对朝向的安装在消气器壳体20的腔体内部。水气泡流经消气壳体,经过锥形消气网,消除水中的气泡,使到达液位光电的液体不回流;玻璃管10的底部设有玻璃管压帽11,消气器壳体20通过玻璃管压帽11与玻璃管10相安装连接在一起。消气器壳体20为中部圆柱状,上下两端21为梯形状的腔体。消气器壳体20整体采用不锈钢材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明泰流量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明泰流量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8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