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防垢锅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78162.4 | 申请日: | 2013-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3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林旭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旭虹 |
| 主分类号: | F24H1/36 | 分类号: | F24H1/36;F24H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804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是一种节能防垢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锅炉在打水时,都是采用冷水,随着燃料费用的增长,将冷水加热至热水就存在燃料用量多而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而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一般也没有合理利用,存在烟气产生的热量没有被充分利用的问题,而锅炉里的水垢长时间积累也导致燃料利用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防垢锅炉,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锅炉燃烧率低而导致成本增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节能防垢锅炉,包括锅炉炉体和存水桶,在锅炉炉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烟囱,在存水桶内固定安装有下盘管,下盘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冷水进管,冷水进管的外端位于存水桶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阀门,在烟囱内固定安装有上盘管,下盘管的上端通过连接管件与上盘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并相通,上盘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热水出管,热水出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存水桶上并与存水桶的内腔相通,存水桶的内腔通过连接管件与锅炉炉体的进水口相连通。
上述存水桶与锅炉炉体的进水口之间的连接管件上固定安装有阀门。
上述锅炉炉体的内壁和存水桶的内壁上均固定有石墨层。
上述石墨层的厚度在1.2毫米至3毫米之间。
上述石墨层的厚度为2.2毫米。
上述冷水进管上固定安装有磁化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利用烟气热量加热进入到锅炉里的水,通过设置石墨层防止结垢,从而提高了热效率,降低了成本,通过设置磁化器,提高了水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 为锅炉炉体,2 为存水桶,3 为烟囱,4 为下盘管,5为冷水进管,6 为阀门,7 为上盘管,8 为连接管件,9 为热水出管,10 为石墨层,11 为磁化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节能防垢锅炉包括锅炉炉体1和存水桶2,在锅炉炉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烟囱3,在存水桶2内固定安装有下盘管4,下盘管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冷水进管5,冷水进管5的外端位于存水桶2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阀门6,在烟囱3内固定安装有上盘管7,下盘管4的上端通过连接管件8与上盘管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并相通,上盘管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热水出管9,热水出管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存水桶2上并与存水桶2的内腔相通,存水桶2的内腔通过连接管件8与锅炉炉体1的进水口相连通。这样,自来水通过下盘管4进入到上盘管7并被通过烟囱3的烟气加热,热水进入到存水桶2的内腔后进入到锅炉炉体1内,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达到节能、降低成本的目的。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控制,存水桶2与锅炉炉体1的进水口之间的连接管件8上固定安装有阀门6。
如图1所示,锅炉炉体1的内壁和存水桶2的内壁上均固定有石墨层10。石墨层10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结垢,提高了燃烧效率。
根据需要,石墨层10的厚度在1.2毫米至3毫米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石墨层10的厚度为2.2毫米。
如图1所示,冷水进管5上固定安装有磁化器11。这样可以提高水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旭虹,未经林旭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81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资讯发布的方法、用户终端及系统
- 下一篇:网页搜索方法及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