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热联供印刷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7015.5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3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向光富;刘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F25B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14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热 印刷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热联供印刷烘干机。
背景技术
印刷烘干机主要是对印刷机内的印刷品进行烘干,其原理一般均为利用压缩制冷系统和换热器对空气进行升温,之后将升温后的空气输送至印刷机中。这种类型的印刷烘干机对外部环境的要求不高,适合大多数的印刷车间使用。
然而,夏季,印刷车间的温度较高,大部分的印刷企业为了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保证机组良好的运行环境,通常需要对车间降温,但传统的印刷烘干机只能实现制热烘干,不能同时对周边的环境实现降温,如果为了车间降温重新购置新设备来满足,这样做,又无形中增加了投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热联供印刷烘干机,同时满足制热烘干和环境降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冷热联供印刷烘干机,包括依次连接并形成氟路循环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部件和换热部件,还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节流部件包括并联连接在第一换热器出口的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所述换热部件包括并联连接在压缩机回气口的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出口连接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出口连接第四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处安装设置有将热风抽送至印刷机的送风风机,所述第二换热器设有相互连通的热风入口和排风口、相互连通的新风入口和热风出口,所述热风入口接有从印刷机接收废气的废气风道,所述排风口通过排风风道通至第三换热器,所述热风出口通过送风风道通至第一换热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四换热器为水-冷媒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的水进口和水出口连接放置在印刷车间内的水冷空调上,从而构成用于降温的水回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换热器为空气-冷媒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处安装设置有排风风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风入口处连接有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上设有调节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调节装置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节流装置与第二节流装置可以根据环境气温的不同切换使用,环境气温低时关闭第二节流装置,由第一换热器产生烘干用的热量,第三换热器回收使用完的热量,达到热量的充分利用;环境气温高时关闭第一节流装置,由第一换热器产生烘干用的热量,第四换热器吸收印刷车间空间环境中的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图;
图2是第四换热器对印刷车间的降温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冷热联供印刷烘干机,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2、节流部件和换热部件。压缩机1的出口连接第一换热器2的入口,第一换热器2的出口连接节流部件的入口,节流部件的出口连接换热部件的入口,换热部件的出口连接压缩机1的回气口,因此形成了氟路循环。
其中第一换热器2为空气-冷媒换热器,对其外围的空气进行加热升温。在第一换热器2处安装有送风风机9,该送风风机9正对印刷机8的入风口A,将经第一换热器2加热升温的空气抽送至印刷机8内进行印刷品的烘干。
印刷机8的废气出口B通过废气风道与第二换热器3的热风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3中设有与热风入口相互连通的排风口,排风口通过排风风道通至换热部件。同时,第二换热器3设有相互连通的新风入口和热风出口,热风出口通过送风风道通至第一换热器2。从热风入口进入的废气将温度传递给从新风入口进入的空气,完成热量的一次回收。新风入口处接有新风风道,新风风道上设有调节装置12,该调节装置12为风阀,用于调节新风的流量,从而控制烘干用空气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节流部件包括并联连接在第一换热器2出口的第一节流装置4和第二节流装置5,换热部件包括并联连接在压缩机1回气口的第三换热器6和第四换热器7。第三换热器6为空气-冷媒换热器,其入口连接第一节流装置4的出口,第三换热器6处安装设有排风风机11,将在第二换热器3中与新风换热后的空气排出室外。第四换热器7的入口与第二节流装置5的出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7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